地质公园|【地理视角】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泰山( 二 )



扇子崖
现今的泰山山势和地貌特征是在新构造运动基础上形成的 。 在新生代喜马拉雅山运动影响下 , 继续抬升 , 泰前断裂活动达到高潮 , 并在泰山南坡形成中天门断裂和云步桥断裂 , 造成泰山南坡的三大台阶式的雄伟险峻山体 。

阜虎石

云桥飞瀑

泰山主峰玉皇顶海拔1545m , 拔起于神州大陆的东方 , 具有通天拔地、雄风盖世的气派 。 从泰城仰望岱顶 , 在不到10km的水平距离内 , 高差达1400m 。

玉皇顶
并且 , 在强烈的新构造运动下 , 泰山南坡的侵烛、切割作用强烈 , 重力崩塌作用形成的绝壁陡崖(老平台、黄石崖)、深沟峡谷(傲来峰)、倒石堆(后石坞)等随处可见 。

瞻鲁台
加上三大阶梯式的山体形态 , 不仅使泰山在整体气势上雄伟庄重 , 而且在自然景观上也是步步有景 。 如龙潭飞瀑、天柱峰等 , 在岱顶则形成为世人称赞的泰山四大奇观(旭日东升、晚霞夕照、云海玉盘和黄河金带) 。

旭日东升

桃花峪
泰山众多独特的微型地质地貌景观 , 如醉心石、仙人桥、拱北石、扇子崖等 , 在被赋予文化的内涵后 , 成为地质遗迹与文化景观的有机统一体 。


仙人桥


拱北石

醉心石

岱顶作为泰山地质公园的核心 , 不仅是泰山自然风光和文化景观的精华所在 , 而且浓缩了众多典型的地质遗迹 , 成为珍贵的地质遗迹、优美的自然风光与丰富的人文景观三位一体的完美结合 。

岱庙秋韵——秋叶
泰山的自然特征造就了泰山在古今人们的心目中顶天立地、至高无上的观念 , 成为古人精神上和心理上的神山、圣山 , 留下了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文物古迹 。 诗经云“泰山岩岩 , 鲁邦所瞻” 。

月观峰

孔子曰:“登泰山而小天下”。 先人宏大而精巧的构思 , 使泰山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合二为一, 成为世界上首例入选自然、文化双重遗产的世界名山 。

南天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