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太阳再突破!提取1升海水堪比300升的柴油,有望解决能源短缺( 二 )



当然 , “人造太阳”可不是由一个国家完成的 。 而是多个国家一起研究 , 并且突破核心技术 。 2006年11月由7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共同建造这一实验反应堆的协定 。


ITER的参加者分别为:中国、欧盟、印度、日本、韩国、俄罗斯和美国 。 根据协定 , 总费用为110余亿欧元 。 更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国际科研合作项目之一 。

一旦它成功 , 绝对会让我们的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 在上面我们就说了有70%的海洋 , 可想而知海水有多少?绝对会用到我们手软 , 因为能源实在是太多了 , 根本就用不了 。 在此举个例子 , 比如四大洋中的印度洋 。 根据NOAA数据显示:

印度洋的面积为7056万平方千米 , 约占世界海洋总面积的19.5%;体积为26400万立方千米 , 约占世界海洋总体积的19.8% 。
所以这根本就无从当心 , 除此之外 , 还有四大洋中的太平洋、北冰洋、大西洋 , 当然还有很多的海 , 咱们就不一一举例了 。

可控?核聚变?能源?被视为“终极能源”?是的 , 没错!它根本就没有核废物的产生 , 不会像切尔诺贝利事件那样 , 更不会像核裂变一样产生大量的辐射 , 它能源是清洁、且高效的 , 更是未来人类“终极能源”的最佳解决方案 。
一旦掌握这个技术 , 我们还有什么可愁的呢?甚至还有人认为是不是有了“人造太阳”之后冬天就不会冷了 , 何止是不冷 , 直接暖到了心间 。
“人造太阳”顾名思义不就是一个小太阳吗?就像真正的太阳一样 , 可以给全世界带来光明 。 如果要说这两者有什么区别的话 , 他们的主要成分是不一样的 。 太阳主要是由?氢元素和氦元素 , 还有部分?的氧、碳组成?等 , 而人造太阳基本都是氢元素 。

总而言之 , 随着“人造太阳”一步步地突破离点火又进了一步 , 就连以后的海水也发挥着很大的作用 。 更何况提取一升的海水相当于300升的柴油 , 这谁不心动呢?
这不正意味着以后的能源不会出现短缺吗?而且我们不仅仅是在这方面有所作为 , 在月球上 , 我们也找到了新的能源氦-3 , 如果这两者同时突破 , 别说够我们使用几万年、十几万年、可能百万年都达到 。
这不仅仅是在技术上的提升 , 更是让我们人类得以延续下去 。 当然我们在寻找新能源的同时 , 可不要只一味地得到 。 也就是说在这当中我们要懂得去付出 , 要尊敬大自然 , 而不是一味地去破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