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般滋味寄文字④


万般滋味寄文字④


文章图片


万般滋味寄文字④


文章图片


万般滋味寄文字④


文章图片


万般滋味寄文字④


文章图片


我总觉得60后 , 是比较幸运的一代人 , 没有经历战争和饥饿 , 也没有受到运动和浩劫的影响 , 正值青春时代 , 遇上恢复高考和改革开放 , 从而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 。
60后的大学生中专生 , 都是货真价实的金主 , 读书不花什么钱 , 国家包分配 。 现在绝大多数人 , 业已成为各行各业领导层或骨干 。
就算高考失利 , 也可以通过电大、函授以及各种行业考试 , 拿到到相应的文凭和资格证 , 在以后的中国经济腾飞浪潮中 , 大显身手 。
再不济 , 也可以去沿海城市的中外企业打工 , 或者在各大中小城市做个店员 , 做点小生意 , 或跑运输等 , 各有所取 。
最重要的是 , 在改革开放初期 , 社会阶层尚未固化 , 改革开放的弊端尚未凸显 , 社会总体价值观 , 最大程度趋近平衡 。 比如店员和工人的工资不比公职人员工资少 , 教师工资不比做小买卖的收入多 。 工农商学政 , 各行各业 , 好像大家都是平等的 , 而且每个人内心都有盼头 , 将来一天会比一天好 。
这个时期 , 可能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 , 最接近公平、最美好、最短暂的时期 。 其社会风尚表现在个体的人格完整、个性追求上 , 不太受世俗的羁绊 。
那个年代的我 , 虽然高考失意 , 友情离散 , 爱情迷茫 , 但在择偶上 , 并没有降低审美标准 , 也没有掺杂一点功利性 , 心里有股不向现实屈服的底气 。
也许是小说电影电视看多了吧 , 我是一个完美主义者 。 尽管没有具体的量化标准 , 但是遇到现实的人 , 总有不尽人意之处——不是眼睛小了点 , 就是脸庞大了点;不是身材不苗条 , 就是比我高了点 。

家里人开始着急 , 为我物色 。
有一个是自来水厂职工 , 皮肤白 , 身材不错 , 谈吐也符合我的喜好 , 可是她没有浓密的长发 。 这时我才知道 , 浓密的长发也是我潜意识里的美 。
又一个介绍对象 , 是随父母支边返城 , 在一单位驻汉办事处工作 。 应该说她是一个很不错的女孩 , 有阅历 , 说话办事比同龄人成熟老练 。 但是 , 她的脸庞与身体 , 都比我想要的那种大了那么一小圈 。
还有一个女孩 , 随父亲一起开了一个理发店 。 包括理发店在内的四间铺面 , 以及铺面上的四间三层楼 , 都是她家的 。 她做事麻利 , 又机灵 , 什么都好 , 除了说话声音大了点 。 我也暗自惊讶——说话声音大了 , 也不符合我的审美?
厂工会有一个大妈 , 热心快肠给我介绍对象 。 她说女孩在银行上班 , 父母都是银行高管 。 如果我成了他们家女婿 , 能把我调到银行 。 嗯嗯 , 那个——就是女孩眼睛有点瞅 。 啊这?不行不行!万万不行!见都没见面 , 我依然对大妈耿耿于怀 , 半年不理她 。
每次回家 , 母亲总会不失时机地说:
“小弟呐 , 你晓得不 , 爱华引了个媳妇回来了 , 头高颈仰的 , 几工致(端庄)哟!”
“小弟呐 , 我跟你说唦 , 争光也引个媳妇回来了 , 又喜悦(热情) , 几逗人痛哟!”
【万般滋味寄文字④】我总是胸有成竹 , 意味深长地笑笑 。 母亲见了 , 又说:“哎呀 , 额滴小弟要是引个媳妇回来 , 只怕是欠煞人了惹!”

一次 , 受邀参加黄陂电大同学文艺晚会 。 其间 , 有一个女孩唱了一首《人间地久天长》——不知你悄悄来自何方 , 为什么无语悲伤?是愁是忧默默深藏 , 说出来又能怎样?
高亢 , 悲怆 , 低怨 , 不屈等 , 都被她的歌声表现出来了 。 能把歌唱得好听 , 只需要一副好嗓音 , 能把歌唱的打动人 , 还需要对感情层次的把握和领悟 。 何况这是一首关于生命、命运、爱情、事业的歌 。
原来她也是受邀嘉宾 。 打动我的 , 还有那一袭曼妙衣身 , 和那一帘如瀑长发 , 那双清明、略带淡淡忧伤的眼神 , 以及言谈之中的那分诗情画意——这不正是我潜意识里面的那个小龙女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