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太阳系一般的恒星系统在宇宙当中数不胜数 , 就拿我们最熟知的银河系举例 。
当中蕴藏了大约2000亿颗恒星 , 太阳系在其中毫不起眼 , 就像是砂糖罐子里的一颗糖粒 。
整个银河系的直径大约为10万光年 , 与旅行者号的飞行路程对比我们可以发现 , 未来人类想要走出银河系 , 将是一段艰辛且漫长的路程 。
但是 , 银河系也不是人类的探索的终点 , 整个可观测宇宙当中 , 银河系仍旧显得无比渺小 。
可观测宇宙的半径大约为460亿光年 。
可观测宇宙与不可观测的部分比不值一提
那么宇宙究竟有多大呢?这个问题就连天文学家也不知道 , 以人类目前的技术发展水平来看 , 很长时间都无法对整个宇宙有所认知 。
如果有一天 , 旅行者号或者是其他探测器 , 能够走出银河系 , 或许人类就能够知道宇宙是什么样的存在 。
不断运动的银河系
既然旅行者号无法为人类揭晓宇宙的奥秘 , 那么当初发射它们的意义又在哪里呢?
旅行者号的意义对于人类来说 , 旅行者号的作用不可谓不大 , 它在穿越太阳系的过程当中 , 为人类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太阳系行星信息 。
这里就不得不提及旅行者1号的飞行轨迹 , 它的轨迹基本都是沿着太阳系的行星飞行的 , 一方面可以观测行星的相关信息 , 另一方面又能借助行星的引力 , 形成“弹弓效应” , 减少能量的消耗 。
弹弓效应图解
1979年 , 旅行者号首次为人类传回了木星气旋的珍贵画面 , 刷新了人们对木星的认知 。
此后 , 旅行者1号又在土星的轨迹附近停留 , 并围绕着土星的轨迹 , 拍摄了近万张彩色照片 。
这一举动无疑是加深了人们对太阳系的认知 , 推动天文学的发展 , 并给为未来人类探索土星 , 奠定了基础 。
到2013年的时候 , 旅行者1号已经抵达了狭义上的太阳系边界 。
太阳系边界概念图
此时 , 旅行者1号所作出的贡献 , 已经远远超过当初人们的研发投入 。
而旅行者1号未能探索的太阳系行星 , 将由它的姐妹旅行者2号接手 。
目前 , 旅行者1号的速度按照每年大约4个天文学单位移动 , 比旅行者2号的速度快了10% 。
旅行者1号也是目前距离人类最远的人造物 , 按照如今的运行速度来看 , 将在7万年后抵达半人马座比邻星 。
【已飞200多亿公里,最远人造物拍的最后一张照片,让人类深思】
半人马座与太阳系的距离
虽然几乎不可能做到 , 但是即使它停止运行 , 对人类来说仍旧很有意义 。
因为旅行者1号的建造材料极其特殊 , 能够在宇宙当中飘荡十几万年的时间 , 而装载人类信息的唱片 , 保存的岁月更加长久 。
旅行者一号
人们形象地将旅行者1号称为“漂流瓶” , 而太空就像是浩瀚的海洋 。
也许在某一天 , 这个漂流瓶会被某个有缘的外星生物捡起 , 并了解到原来在银河系当中 , 还有一个叫地球的星球 , 当中繁衍出了高级智慧生命 。
但费米悖论指出 , 如果宇宙当中存在更高级的文明 , 为什么人类从来没有观测到相关的信号或者是电磁波?
电磁波距离
理论上来讲 , 高级智慧生物都有向外扩张的趋势 , 过程当中难免会留下“足迹” 。
可我们至今都没有任何发现 。
因此在寻找外星生命体方面 , 我们要理性看待 , 既不能过分高估 , 也不能过于悲观 。
推荐阅读
- 科学家:一种古老而珍贵的气体,正从地球内部慢慢地释放出来
- 木星、天王星、海王星……向太阳系边缘进发
- 艾罗警告美国,核试验威胁人类文明,外星人6000年前就已降临地球
- 水下激光重熔加工后水下激光熔覆双相不锈钢涂层的显微组织和耐腐蚀性
- 官方证实:中国将撞击小行星,探测器要飞到太阳系边缘
- 费米悖论得出一个警示:不要联系外星人,否则对人类危害很大
- 长度超60万光年!科学家在河外星系发现巨大丝状结构,到底是什么?
- 世界“未解之谜”之珍妮号。
- 植物燃料油相比于醇基燃料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