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神舟十五号即将发射了 , 6名航天员同驻中国空间站 , 那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只有3个房间 , 现在神舟十四号的航天员住在里面 。
那神舟十五号的航天员住在哪里呢?那答案是睡在问天实验舱里面 , 问天实验舱除了实验操控台和大量实验柜 , 还有三个备用睡眠舱 。
只不过这三个备用睡眠舱是竖式的 , 也就是说3名航天员将要站着睡觉 , 那站着睡觉难道不累吗?
在太空睡觉 , 是没有方向的
事实上 , 在空间站 , 因为处在微重力的环境下 , 无论是站着、倒着 , 大家都是漂浮着的 , 所以躺着睡和竖着睡 , 其实并没有任何区别 。
不过在太空中 , 为了航天员在太空中方便工作 , 我们把对地球的一面 , 规定成像地面一样 。 所以大家看到 , 在太空当中 , 宇航员无论是工作、与地面互动 , 都是踩着人造地面 。
另外一点 , 我们说的房间 , 其实主要还是起隐私作用在太空失重的环境中 , 宇航员是不能躺在床上睡觉的 , 因为这样身体会自动飘浮起来 。 因此必须钻进睡袋并固定在舱壁上 。 一是让宇航员有躺在床上、接触床板的概念 , 同时也防止航天员在睡觉的时候飘走 。 除此之外 , 国际空间站的科学家曾研究表示 , 用这种方式睡觉 , 后背可以伸直 , 有利于预防腰背痛 。
当然 , 每个人的习惯是不一样的 , 比如刘伯明就喜欢把睡袋绑到床上 , 聂海胜则喜欢“飘着睡” , 飘来飘去的睡觉还是很有难度的啊 , 很容易撞到舱壁 , 而汤洪波则是一边绑一边“飘” 。
因此 , 在空间站内 , 竖式睡舱对于航天员来说 , 在物理的角度上没什么区别 , 当然从自身习惯来讲 , 航天员要告诉自己 , “我们并没有站着” 。
中国的竖式睡舱很豪华
另外 , 不要以为竖式睡舱就很简陋 , 实际上它的里面和“天和”核心舱的“豪华”大卧铺一样 , 都有一个舷窗 , 可以看看地球和太空风景 , 甚至还有一个小桌板 , 用来放私人笔记本电脑 。
神舟十四号的航天员就尝试在竖式睡舱里面休息 , 发现并没有什么区别 。 中国空间站的休息区还是充分保障了航天员的舒适性的 。
像在国际空间站上 , 不要说有豪华单间了 , 虽然国际空间站吨位很重 , 但是内部空间基本上和中国空间站差不多 , 而且因为中国空间站是统一化、标准化建造 , 空间布置非常合理 , 在实验设备和国际空间站数量差不多的情况下 。
我们一个睡眠舱的空间 , 差不多可以抵得上国际空间站中最先进的“和谐”号节点舱里的2个睡眠舱 , 国际空间站睡眠舱里舷窗更是不要想了 , 并且中国空间站每个睡眠区还都分为两层结构 , 上层用于休息 , 下层还可放置私人物品 。 所以在中国空间站里 , 航天员的睡眠环境非常好 , 在睡眠舱里和家人通话聊天也很方便 。
而美国在2021年甚至还将本身就已经很狭窄的睡眠舱 , 再一分为二 , 准备睡两个人就像睡在一个量身定制的盒子里 , 身体很难舒展开 。 你相信睡眠环境多差 。
【神舟十五号即将发射,3名航天员将使用竖式睡舱,站着睡觉不累吗】所以在国际空间站 , “站着”睡觉几乎是常态 , 每当两拨宇航员在太空中交接班的时候 , 床位总是不够 , 于是有些宇航员就跑到噪音较小的实验舱里 , 比如日本的“希望”号 , 打个“站铺” , 钻进睡袋里 , 将自己绑在舱壁上 , 防止飘走 , 甚至连个遮光的帘子都没有 , 看起来都非常的可怜 。
空间站睡觉噪音大 , 需要进行降噪处理
当然 , 在空间站睡觉还是和在地球是不一样的 , 人类理想的睡眠环境噪声指标是20至50分贝 , 在空间站中 , 座舱内非常嘈杂 , 除了通信说话的声音外 , 还有机器设备的响声 。
比如国际空间站国际空间站星辰号核心舱入轨初期实测噪声是69分贝 , 航天员在该舱段连续工作时间被严格限定在2小时以内 , 否则会有失聪风险 。 后来通过更换通风、二氧化碳去除等设备及其安装位置 , 实现了大幅度降噪 , 但实测52分贝的睡眠区噪声值仍然超标 。
推荐阅读
- 大哥三弟有望第三次联手,效果会强于篮网吗?
- 突发!中国“龙虾眼”X射线望远镜观测宇宙,得到意外收获!
- 神舟十五号蓄势待发,杨利伟不会再飞,或是邓清明最后机会
- 神15发射: 为何有两个禁航区? 倾角变化: 神15飞船或采用新对接程序
- 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院士:中国航天员,有希望在十年内奔月
- 邓清明:24年无缘“飞天”,56岁仍在备战,能否圆梦神舟十五号?
- 太壮观了!我国空间站三舱组合体动图欣赏,用手机也能拍出真我
- 1971年,苏联的飞船返回地球,打开舱门后发现,三名宇航员已经死亡了
- 雄性海豚与女饲养员的实验,NASA提供资助,最终却无法收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