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田|八达岭长城的美,你或许看过才懂

梯田|八达岭长城的美,你或许看过才懂

文章图片

梯田|八达岭长城的美,你或许看过才懂

文章图片

梯田|八达岭长城的美,你或许看过才懂

文章图片


众所周知 , 北京的时间古建筑数不胜数 , 今天就引领大家认识并了解北京的八达岭长城的大好山河和历史文化 。
八达岭长城是在明朝时期修建的 , 修建时间有八十多年之久 , 一共1300多里的长度 , 被称作\"玉关天堑\" , 封为明代居庸关的八大景之一 。 古代有句话说道 , \"居庸之险不在关 , 而在八达岭\" 。 八达岭长城有着绮丽的风景和广阔的视野 , 加上源远流长的历史文明的名胜古迹 , 是全国文明的旅游风景区示范地 , 被评为国家5A级别的旅游景点 。


八达岭长城的建筑结构是一个东窄西宽的梯形 , 突出了万里长城的宏伟壮观的外形特点 。 神奇之处在于 , 墙的结构是根据气候条件决定的 , 一共有5大构筑方法 , 分别是版筑夯土墙、土坯垒砌墙、青砖砌墙、石砌墙、砖石混合砌筑 。 【梯田|八达岭长城的美,你或许看过才懂】
而作为北京古代的防护围城 , 建筑的整体形势是重峦叠嶂 , 道路曲折 , 陡峭险峻 。 八达岭长城的两侧旁有着悬崖峭壁 , 便是古人所写的\"天险\" , 这精准的说明了八达岭长城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军事地理位置 , 同时体现出这座八达岭长城拥有着对外界强大的震慑力和对内保护的防御能力 。古代相传 , 发生有过外敌入侵八达岭长城未遂的事情 。 明末时期 , 李自成带领义大军抵达长城外 , 本想逾越征战 , 但听闻情报说前方有八道的难关 。 下属的话音刚落 , 李自成长叹道:“八道岭难以越过 , 强攻不行!”便立马命令大军迂回 。 后来 , 这座长城被称为“八道岭” 。
八达岭长城不仅发挥了古代军事要道的重要作用 , 也是如今对外开放的交通桥梁 。 我国在与外国进行文化交流时大多数都是在这里举办活动的 , 同时常常在此接待世界各国元首和政府首脑 。 来此游览观光的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之中 , 就有80多位领袖人物对此留下了极高的评价:英国的伊丽莎白二世说到“我到过世界许多地方 , 长城是最美丽的” 。 还有美国曾经的总统尼克松说到“只有一个伟大的民族才能创造出一座伟大的长城” 。 这些高度赞扬式的评价表达了他们对我国长城的敬佩之情 , 同时说明了我国劳动人民的集体智慧和团结协作造就的古代大建筑得到了外界的认可 。
八达岭长城有8851公里 , 故称“万里长城” 。 砖石堆砌数以亿计 , 一块石子有2000斤重 , 建长城的那个年代 , 还没有先进的工具 , 在当时那个没有借助机器运转的时代 , 所有的劳动力都是人工的 , 据说秦始皇下令召集全国二十分之一的总人口来合力完成 。


相传当时长城劳务繁重 , 在孟姜女的新郎范喜良在新婚第三日就被迫去做苦力 , 不久后因饥寒交迫 , 劳累过度而死 , 却不见其尸骨 。 孟姜女得知丈夫的噩耗 , 在长城山脚下痛哭了三日三夜 , 长城居然崩裂并露出其丈夫的尸骸 , 见状的孟姜女在崩溃绝望的心态自杀 。实际上 , 长城的历史故事远远不止这些 , 还有很多没有记载流传下来的 。 不得不惊叹 , 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 , 现在的考古学家需要费劲极大的心血才能不断去挖掘出我们中国古代的历史遗迹 。

八道岭长城 , 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 体现了中国儿女的团结一心 , 众志成城的民族精神 , 见证了世世代代炎黄子孙的风雨历程 。 民国时期 , 毛泽东同志挥笔写下了“不到长城非好汉”这句流传至今的佳话是为了赞扬当时英勇抗战的红军战士们 。那么 , 当我们去长城旅游的时候 , 由于地势过于陡峭和长度过长 , 老年人和儿童攀爬会比较劳累 , 可以考虑坐缆车观光 , 而体力不错的青少年和中年人可以徒步游览 。 风景优美 , 拍照是人之常情 。 但游走的旅客要注意在一段路不能停留太久 , 以免造成人群堵塞山路 。 虽然话说的好“不到长城非好汉” , 但是也要根据自己的体力来量力而行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