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戒除“游戏瘾”,父母让8岁孩子休学打游戏,每天打够16小时


为了戒除“游戏瘾”,父母让8岁孩子休学打游戏,每天打够16小时


文章图片


为了戒除“游戏瘾”,父母让8岁孩子休学打游戏,每天打够16小时


文章图片


为了戒除“游戏瘾”,父母让8岁孩子休学打游戏,每天打够16小时


文章图片


\">
最近在湖北武汉 , 发生了一件“奇葩事” 。
因为8岁孩子迷恋游戏 , 玩得无法自拔 , 他的父母就想出了一个帮助孩子戒除“游戏瘾”的绝招:
【为了戒除“游戏瘾”,父母让8岁孩子休学打游戏,每天打够16小时】那就是和任课老师商议之后 , 给孩子申请“暂时休学” , 让他在家里天天玩个够 。
而且这对父母 , 完全是把当初“鸡娃”的那一套 , 生搬硬套到了孩子玩游戏这件事儿上 。
简而言之就是 , 要求孩子每天玩够16小时 , 并且每天还要严格完成“当日KPI” 。
与此同时 , 三餐定时吃过 , 就过期不候 , 每天到了中午和晚上 , 还要对自己的游戏战绩进行复盘总结 , 由父母对他的当日表现进行批注和点评 。
可想而知 , 一个8岁孩子的耐心和意志 , 哪里经得起如此的折腾啊 。
这样的“鸡娃式电竞选手”体验才进行到第三天 , 这孩子已经崩溃了四次 , 可见实在是熬不住了呀 。

所以让孩子玩游戏 , 到底有没有好处?
我想大多数家长 , 或多或少 , 都是明白或者听说 , 玩游戏可以让孩子获得一些思维和情商的提高 。
那么为什么 , 有越来越多的家长 , 都会对孩子看手机或者打游戏 , 抱着一种深恶痛绝的态度呢?
原因很简单 , 一是因为保护孩子视力 , 二是为了提高学习成绩 。
当然家长们有这样的顾虑 , 也是理所应
毕竟孩子们用来打游戏的手机和电脑 , 长时间使用肯定会对视力和健康有所影响 , 而由众多颇具才华的策划师、程序员和美工人员集中在一起 , 开发出的新鲜有趣的游戏内容 , 孩子们很容易沉溺其中 , 白白消耗掉大量原本可以用来读书和提高的学习时间 , 自然就会耽误影响到本该安静和专注的学习状态 , 从而使考试成绩产生波动或退步 。

但是像这一对湖北家长的“捧杀教育”方式 , 还是引起了网友的议论纷纷 。
据悉 , 这对父母为了帮孩子彻底戒除“游戏瘾” , 可以说是步步为营:

先是替孩子和班主任老师商量 , 申请休学在家;
然后怂恿孩子设定“每日KPI” , 每天练习时长长达16个小时;
接着私下里邀请各种高级玩家 , 对孩子在游戏场上进行“降维打击”;
最后使得孩子在自己最爱的游戏中 , 屡战屡败、萌生退意 。
从而达到让孩子戒除“游戏瘾” , 对电竞之路丧失信心和勇气的效果 。
不得不说 , 真的是用心良苦啊!

不过就我个人来说 , 我是不赞成这对湖北家长 , 通过高强度游戏时长和高手降维打击的方式 , 让孩子远离游戏的教育方式 。
毕竟小孩子通过玩游戏 , 只要是适当和适量 , 对他们的思维认知和情商能力的提高 , 都是有好处的 。

首先 , 是可以帮助孩子在繁忙枯燥的学习之余 , 调节情绪、放松心情;
其次 , 通过熟悉游戏规则、玩法技巧和通关攻略 , 可以拓展思维能力;
再次 , 孩子可以在游戏中体验和实践团队协作、互助互赢的社交活动;
最后 , 通过玩游戏的快乐时光 , 可以有效增进亲子感情、缓和家庭矛盾 。
况且对于小孩子玩游戏而言 , 总的教育思路 , 应该是“以疏导为主” 。

而这种疏导式的教育 , 不是说像这对湖北家长一样 , 凭借过分偏激和简单粗暴的方式 , 让孩子在精神意志受到折磨的前提下 , 对游戏的形式和内容感到厌恶和逆反 , 被迫停止对游戏的迷恋 。
不难想象 , 一旦孩子随着时间的流逝 , 对这段时间的“痛苦记忆”消失殆尽 , 或许很快 , 他就会重新燃起对于强大对手的好胜心 , 以及对电竞事业的雄心壮志 。
到时候这对家长又该怎么办 , 继续让孩子休学 , 然后再次以更严苛冷酷的训练方式 , 让孩子屈服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