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区|是时候去海口吃一趟了!( 二 )


海口 , 成了与广西、湖南PK的嗦粉大城 。

论嗦粉 , 海南人太有说法了 , 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粉 , 但刚好在海口都能尝到 。 文昌抱罗粉、陵水酸粉 , 还有分了干腌和湿腌的海南粉 , 看样子傻傻分不清 , 一入口就能尝出不同 。


海口 , 把一只鸡做到了极致后 , 掀起“吃鸡”热潮 。
一份鲜嫩的白切鸡、一碗香气四溢又不粘牙的鸡油饭 , 还有那锅让椰汁与鸡肉完美交融的椰子鸡都藏着海口人的美食天赋 , 毕竟海南鸡的鸡皮可是脆脆的 , 椰子鸡汤的咸甜也是全国唯一 。

海口 , 拥有人间“最平民”的高质量下午茶 。
广东人的早茶和海口人的老爸茶 , 从品类上来说似有雷同 , 必有一壶热茶 , 再配上红米肠、萝卜糕、凤爪等20多种小吃 , 有时候 , 十几块钱就能和三五好友聊一下午 , 把舒适感发挥到了极致 。

海口 , 是一座不再需要网红奶茶和甜点的城市 。
在海口 , 奶茶失去了能量 , 因为带给海口人元气的是那杯老盐水和那碗清补凉 , 还有从奶奶辈就开始吃的鸡屎藤、芝麻糊等糖水 , 没有什么营销 , 就是纯粹的好吃 。

海口 , 是一座把烟火还给每一个平凡人的城市 。
来海口 , 太适合逛吃了 , 而且逛吃的地方 , 真的都不太商业化 , 全是本地人扎堆的地方 。 南门夜市的海南第一家清补凉 , 龙蛇坡的糟粕醋、骑楼老街的老爸茶 , 一家铺子 , 一段故事 , 有了烟火 , 才有了人间 。

在这个冬天 , 一定要找个时间来海口啊 , 看看最美的骑楼 , 去假日海滩吹吹海风 , 然后转进老巷 , 把几块钱的糖水 , 30块的火锅通通吃一遭 , 吃完了 , 你就会懂得 , 为什么“旅游在三亚 , 生活在海口”了 。

01
来海口吃粉呀
嗦粉大城 , 每天不重样

论嗦粉 , 海南是很有发言权的 , 虽然粉的名气不如广西和湖南 , 但却有一种包罗万象的气势 , 文昌、陵水、万宁等不同地区都有自己拿得出手的粉 , 而在海口能把这些粉全部吃到 。

/海南粉/
海南粉在海南很多城市都能见到 , 但吃得最多、味道最正宗的海得是海口 。

海南人唆的粉一般有两种 , 加了汤水的汤粉 , 还有用卤汁来打底的腌粉 , 海南粉正是「腌粉」的一种 。

当然 , 腌粉又再细分为干腌和湿腌 , 湿腌的卤汁更浓稠 , 整碗粉浸在酱汁里 , 干腌则讲究一个“拌” , 两种吃起来都很入味 , 因为海南粉用的粉是很细的那种 , 所以很容易挂汁 。


/抱罗粉/

抱罗粉虽然是文昌的特色 , 但在海口也能吃到超正宗的抱罗粉哟 , 这种粉用的是粗粉 , 口感会和海南粉很不一样 。

抱罗粉有「海南乌冬面」称号 , 依旧有加了汤底的和腌粉两种 , 汤底用的是猪骨熬制的 , 浓郁且回味会有一丝鲜甜 , 又因为加了佐料 , 酸味也很突出 , 陪着卤肉、酸菜和花生米吃 , 丰富的口感妙不可言 。

/陵水酸粉/
陵水酸粉用的是那种软绵绵、滑溜溜的细粉 , 汤汁浓郁、酸辣开胃 , 但跟贵州的酸汤相比 , 在酸度上还是有一定的降低 , 对于不太习惯酸味很浓的 , 陵水酸粉就很适合 。

海口人习惯在吃酸粉的时候 , 加一勺本地的黄辣椒进去 , 这样提鲜又提味 , 浇头选择也多 , 沙虫干、牛肉、鱼饼等都可以往里加 , 鲜得很 。

/后安粉/
后安粉源自万宁的后安镇 , 论汤头的鲜 , 后安粉一定是数一数二的 , 单是喝汤都能喝饱的那种 。

而且用料相当霸气 , 裹在米粉里的有瘦肉、肉沫、流心蛋等 , 最后配上灯笼剁椒 , 一口粉、一口汤 , 10来块钱的嗦粉 , 真的太快乐了 。

02
高调的“吃鸡”圣地
无鸡不成宴 , 解锁本地吃法

“无鸡不成宴” , 这句话正是源自海南 。 因为海南人真的太会“做鸡”了 。 从文昌鸡到椰子鸡 , 再到盐焗鸡 , 不同的做法造就出了千变万化的口味 。

/海南鸡饭/
在海口 , 遍地开花的海南鸡饭就是正餐的C位 , 一般会选散养的文昌鸡 , 这种鸡肉吃起来特别嫩滑 。


白切的海南鸡和广州吃到的不太一样 , 海南这边的鸡皮入口是脆的 , 吃起丝毫不腻 , 而且蘸料有讲究 , 酸汤汁和蒜水都能配 , 入口也是鲜香清爽 。



而用鸡油煮的饭 , 米粒颗颗分明 , 处处都可见真功夫 , 米必须是产自海南本土的优质籼米 , 鸡油更要熬的清澈透亮 , 吃起来一点都不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