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喜欢看疯狂科学家开飞艇?


我们为什么喜欢看疯狂科学家开飞艇?


文章图片

【我们为什么喜欢看疯狂科学家开飞艇?】
我们为什么喜欢看疯狂科学家开飞艇?


文章图片


我们为什么喜欢看疯狂科学家开飞艇?


文章图片


我们为什么喜欢看疯狂科学家开飞艇?


文章图片


我们为什么喜欢看疯狂科学家开飞艇?


文章图片


我们为什么喜欢看疯狂科学家开飞艇?


文章图片


我们为什么喜欢看疯狂科学家开飞艇?


很多人可能不是科幻迷 , 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过蒸汽朋克 。 为什么呢?很简单——蒸汽朋克几乎无处不在 。
相比其他科幻流派 , 蒸汽朋克可能算是最“出圈”的一种 。 简单地说 , 蒸汽朋克是一种科幻小说类型 , 由“蒸汽 ”(steam)和“朋克 ”(punk)两个词组成 , 背景设定在19 世纪工业化的英国维多利亚时代(1837-1901) , 后来也受到了法国美好时代(1871-1914)和美国内战时代(1861-1865)的影响 , 想象一个以蒸汽动力作为核心燃料的未来世界 。

哪怕一个人对科幻一无所知 , 都可能在日常生活中碰到过蒸汽朋克元素 。 可能是宫崎骏的电影《天空之城》里飘荡的巨大飞艇 , 《海底两万里》鹦鹉螺号潜艇的探险 , 火人节或艺术街区里展览的 , 由齿轮、发条、螺旋桨和蒸汽锅炉组成的机械装置 , 抑或是《最终幻想》(Final Fantasy)里穿着维多利亚时代礼服的游戏角色……偶尔游走在市集或景区 , 碰到兜售机械钟表、齿轮镜框的摊贩 。 蒸汽朋克早已不再是科幻迷的专属 , 而演变成了一种生活方式和流行文化 , 渗透了电影、漫画、时尚、艺术和音乐等多个领域 。
穿着礼服开蒸汽动力飞行器 , 抽着雪茄操控发条计算机 , 屋子里行走着机器人仆从 , 这些事儿为什么如此有吸引力?
可能是最出圈的科幻流派:蒸汽朋克凭什么?
在《蒸汽朋克典藏全书》中 , 科幻编辑和作家杰夫·范德米尔 , 给出了蒸汽朋克的基本公式:
蒸汽朋克=疯狂的科学怪人发明家[发明(蒸汽×飞艇或铁皮机器人/巴洛克风格)×(伪)维多利亚时代背景设定
+政治社会×冒险情节
这个公式 , 可以帮我们快速了解 , 蒸汽朋克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第一 , 技术的逼真性 。 与深不可测的外星人、虚无缥缈的机器人反叛相比 , 蒸汽朋克构建的世界采用了大量历史中存在的真实技术元素 , 包括以蒸汽机为动力的各种机械 , 也泛指工业革命和蒸汽时代的代表性技术 , 比如发条、齿轮、轴承、螺丝、铆钉等 。

凡尔纳在《海底两万里》小说中 , 对“鹦鹉螺号”的描述精细到了每一颗螺丝:“这是个很长的圆柱体 , 末端呈锥形 。 它的形状很像是一支雪茄 。 这种形状已经在伦敦造的几艘同类船舶上被采用过 。 这个圆柱体的长度 , 从这一端到那一端 , 刚好是70米 , 而它的宽度 , 最宽的地方是8米……”在如此逼真的想象中 , 人们很容易相信并沉浸到这个幻想世界中 , 这为蒸汽朋克赚到了大量的“路人缘” 。

第二 , 美学的趣味性 。 大部分蒸汽朋克作品描写的都是处在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 , 在今天看来工业革命初期的社会已经比较古老了 , 这使得蒸汽朋克往往落后与先进并存 , 产生了一种易于读者理解的矛盾感 。 一些太空歌剧作品中 , 如果读者不了解天体物理、量子力学、脑机接口之类的概念 , 是很难将想象力用于衍生创作的 。 但蒸汽朋克不同 , 即使没有工业机械的专业知识 , 相关事物也并不怎么难以理解 。
比如宫崎骏的《天空之城》《哈尔的移动城堡》 , 就受到蒸汽朋克文化的影响 , 有各种飞艇和蒸汽动力装置 , 漂浮在空中的岛屿靠大型螺旋桨来支撑 , 观众很容易爱上这种独特的美学 。
蒸汽朋克也正是凭借这一点 , 吸引到了众多艺术家运用蒸汽朋克元素来为各种作品增添独特的风味 , 也就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同人圈 。 尤其是动漫业、游戏业、电影业等受众广阔、利润丰厚的行业 , 创作者涉足蒸汽朋克题材 , 在其作品的影响范围内培养出了大量的蒸汽朋克迷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