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今天上午
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
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召开
通报此次任务有关情况
一起来看发布会要点
↓↓↓
神舟十五号瞄准11月29日23时08分发射 , 费俊龙、邓清明、张陆3名航天员将执行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 , 由费俊龙担任指令长 。 详情
神舟十五号飞行任务是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的最后一棒 , 也是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第一棒 。 航天员乘组将在轨工作生活6个月 , 重点开展6个方面工作:
■ 开展空间站三舱状态长期驻留的验证工作;
■ 完成15个科学实验机柜解锁、安装和测试 , 开展空间科学研究与应用、航天医学、航天技术等领域的40余项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
■ 实施3到4次出舱活动 , 完成梦天舱扩展泵组和载荷暴露平台设备安装等工作;
■ 验证货物气闸舱出舱工作模式 , 与地面协同完成6次货物出舱任务;
■ 开展常态化的平台测试、维护及站务管理工作;
■ 开展在轨健康防护锻炼、在轨训练与演练等工作 。
按计划 , 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入轨后 , 将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 , 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 , 形成三舱三船的组合体 , 这是中国空间站目前的最大构型 , 总质量近百吨 。
在轨驻留期间 , 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将迎来天舟六号货运飞船、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来访对接 , 计划于明年5月返回东风着陆场 。
今年6月5日 , 神舟十四号飞船发射入轨 , 目前航天员乘组已在轨工作生活176天 。 神舟十四号乘组在轨任务安排饱满 , 是空间站任务实施以来的“最忙乘组” 。 在这一过程中 , 中国载人航天又创造了多个“首次”:
■ 首次实现两个20吨级的航天器在轨交会对接;
■ 首次实现空间站舱段转位;
■ 航天员乘组首次进入问天、梦天实验舱 , 开启中国人太空“三居室”时代;
■ 首次实现货运飞船2小时自主快速交会对接 , 创造了世界纪录;
■ 首次利用气闸舱实施航天员出舱活动 , 并创造了一次飞行任务3次出舱的纪录;
■ 首次使用组合机械臂支持航天员出舱活动;
■ 航天员乘组首次在轨迎来货运飞船来访;
■ 即将首次开展飞行乘组在轨轮换 , 迎来6名中国航天员同时在轨飞行的历史时刻 。
2020年10月 , 我国完成第三批18名预备航天员选拔 , 包括7名航天驾驶员、7名飞行工程师、4名载荷专家 。 部分第三批航天员已开始后续飞行任务的针对性训练 , 不久的将来 , 他们将会陆续加入空间站任务的飞行乘组 , 并逐渐成为主力军 。
我国第四批预备航天员选拔已于2022年9月全面启动 , 计划选拔12至14名预备航天员 , 并首次在港澳地区选拔载荷专家 。 预备航天员选拔分为初选、复选和定选三个阶段实施 , 目前正在开展初选阶段的工作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助理季启明介绍 , 目前 , 我国已经完成载人月球探测、关键技术攻关和方案的深化论证 , 已具备开展载人月球探测工程实施条件 , 中国人九天揽月的梦想将成为现实 。
季启明表示 , 对于其他国家的航天员进入中国空间站开展实验 , 我们一直持欢迎态度 。 目前已有多个国家向我们提出选派航天员参与中国空间站飞行任务的需求 , 我们与相关方面也正在开展对接协调 , 同时也在积极进行培训国外航天员的相关准备工作 。
来 源:央视新闻 责编:房淑婧 苏浩军 陈兆月
编辑:赵若云
【太空交接班!新“出差三人组”有哪些任务?】
推荐阅读
- 张姗姗背后:张核子和他的“核酸版图”
- 其实人类的未来藏在基因里,只是你没有发现而已
- 如果恐龙复活,成为顶级食材是什么味道?
- 黑种人、黄种人、白种人?明明不同人种,为何就不存在生殖隔离?
- 拥有着超高智商的人类如果再拥有飞行能力,世界会发生什么变化?
- 哪有张珊珊,哪就全员核酸?到底是阴谋论,还是真的在吃\人血馒头\
- 天凉添衣,人凉入土
- 苍蝇携带大量细菌,是最被人类嫌弃的物种之一
- 核子基因一月内新开8家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