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率受焊接行进速度以及所需运行次数的影响 。 在足够高的行进速度下 , LBW , 特别是MAG工艺变得不稳定 , 产生质量较差的焊缝 。
LAHW中的一个重要设置是激光弧间距离(DLA) , Abe等人发现 , 对于10μm(CO2)激光器 , 该距离具有稳定电弧的特定最佳值 。 在较高的DLA下 , Hayashi等人发现热源变得更加分离 , 因此该过程变为串联过程 , 而不是与共享熔池混合 。 对于1μm激光器 , Fellman等人报道 , 电弧-金属转移模式和工艺稳定性受DLA和焊枪布置(即电弧引导或尾随)的影响 , 其中发现用于最佳穿透的DLA距离引导焊枪的锁孔更远 。 原因在于 , 在非常短的距离处 , 由于熔融液滴与激光束的碰撞 , 存在强烈的负相互作用 , 激光束部分反射并降低进入锁孔开口的光束功率 。 向锁孔输送的波动功率会由于锁孔塌陷而导致孔隙 。
示意图显示了液滴在(a)-(c)电弧焊和(d)-(f)混合焊接中的球状转移序列 。
除材料混合和电弧稳定外 , 气隙的存在还有其他好处 。 如Piili等人所解释的 , 间隙还提供更深的穿透力并稳定锁眼 。 Hayashi等人在使用30kW CO2激光器连接22-25mm厚的板时使用了1-4mm的气隙 。 他们认为 , 当电弧处于激光引导配置时 , 由于凹槽中存在熔融金属 , 在汽化反冲压力的作用下 , 小孔立即形成 。 使用该原理 , 可以成功地焊接具有超过激光束直径的气隙的接头 。
LAHW工艺的生产率潜力对于厚截面焊接尤其高 , 并且在过去十年中已成为大量研究的主题 , 例如 , 对于使用1μm激光和多道焊的管道高强度低合金(HSLA)钢 。 由于多种非线性相关的工艺参数 , LAHW中焊接参数的优化可能非常具有挑战性 。 对LAHW工艺稳定性的大多数研究仅限于某些情况 , 焊接参数集相对较窄 , 或涉及研究特定金属加工过程中的特定现象、设置、激光光学和条件 。 因此 , 对于使用1μm激光和CMT电弧模式的厚碳钢板中的LAHW , 通常没有可用的信息 。 这项工作旨在解释各种条件下的过程行为 , 以解释可推广的过程机制 , 从而将研究结果用于未来的应用 。 这里讨论的各种参数包括:DLA、焊接行程速度、工艺设置、接头坡口准备和间隙宽度 。
球状模式下的等离子体(a)电弧焊 , (b)混合焊接 。
2. 方法
使用金属芯焊丝将45 mm厚的板与双面LAHW连接 , 比较CMT + P和脉冲电弧模式在各种参数设置下的影响 , 以提高焊接质量和生产率 。 实验方法和分析如下 。
2.1.设备和材料
用于实验的LAHW设置如图1(a)所示 。 在实验过程中 , 使用15 kW(IPG Laser GmbH YLR-15000)镱光纤激光器 , 具有:光纤芯直径为400μm , 光束参数积为10.3 mm?mrad , 波长为1070 nm , 连续波模式 , 300 mm焦距光学器件 , 聚焦在表面以下 。
图 1.实验设置:1 – 光纤激光设备;2 – MAG 设备;3 – 钢制工件;4 – 重型夹紧系统;5 – 照明脉冲二极管激光器;和 6 – 高速成像相机 。
2.2变量和分析的 2.2.Design
焊接参数显示在图2的设计矩阵中 。 在所有实验中 , 激光输出通常设置为15 kW , 通常为3.5-4.5 mmD洛杉矶.显著影响工艺稳定性的参数在实验之间发生了变化 , 包括:行进速度vt(0.5-1.2 米/分钟)、电弧模式(CMT+P , 脉冲)、填充焊丝进给速率WFR(4-18 米/分钟)、割炬布置(前弧或尾弧)、板之间的气隙(0.2-1.0 毫米)和接头边缘准备(I 或 Y 槽) 。 接头边缘的斜面几何形状如图3所示 。 选择WFR来正确填充接头 。 根据电弧焊机的协同线设置电流、电压、脉冲持续时间和频率的电弧参数特性 。
图 2.焊接参数设计矩阵 。
图 3.用于焊接的准备好的坡口的几何形状:a)面根宽度为 5 mm 的 I 型坡口坡口;b) Y 型槽倒角 , 面根部宽度为 5 mm(不按比例) 。
对于图2中的每个参数组合 , 都制作了一个样品 , 但由于焊缝的长度(根据ISO 15614-14:2013标准为500 mm) , 它们被认为具有生产代表性 。 为了评估样品 , 对焊缝表面进行了目视检查 , 并制作了横截面宏观照片(抛光和蚀刻) 。 在焊接过程中将HSI应用于两侧以验证相同的行为 。 除其他现象外 , 还分析了液滴转移稳定性、电弧与激光束之间的相互作用、锁孔稳定性和工艺区域中的熔体流动 , 因为它们对工艺稳定性至关重要 。 HSI示例分别显示在图4(a , b)中 , 分别显示了尾随弧和前导弧 。
图 4.激光-MAG 混合焊接的 HSI , 用于 a)拖曳焊枪布置和 b)前导焊枪布置 , 其中:1 – 填充焊丝;2 – 弧等离子体;3 – 熔融液滴;4 – 液体熔池边缘;5 – 激光锁孔;和 6 – 板之间的气隙 。
推荐阅读
- 南非28亿年前的金属球,或与人造卫星有关联,史前文明是否存在?
- 到底是人类驯化了小麦,还是小麦驯化了人类?
- 张核子弟弟张原子说自己是普通家庭,全家很低调,兄弟各干各的
- 原本深埋于北极冻土的史前生物被频繁挖出,为什么科学家对此感到担忧?
- 研究人员迈出了利用镜子控制光合作用的第一步
- “备份”航天员邓清明苦练24年,终于能随着神舟十五号圆梦了!
- 病毒仍在进化!南非实验室研究称下一个毒株或比奥密克戎更强!
- 人被砍头后,还有意识吗?这位科学家用自己做实验,给出了答案
- 人类未来搬迁到火星上生活,可能会面临什么?科学家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