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能在恒星死亡后继续存在吗?白矮星系统能支持生命吗?


生命能在恒星死亡后继续存在吗?白矮星系统能支持生命吗?


文章图片


生命能在恒星死亡后继续存在吗?白矮星系统能支持生命吗?


文章图片


白矮星是在恒星死亡后的一段时间内 , 从星际气体中诞生的 , 主要以氢为核 , 然后逐渐转变成氦和其他的元素 。根据白矮星的质量 , 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两类:一类是氢(氦)球型白矮星 , 主要围绕主序星(太阳)旋转 , 体积非常小 , 表面温度很低;另一类是铁氢球型白矮星(Ia型白矮星) 。这两种类型的恒星都有自己固定的轨道和相对稳定的演化历程 。当恒星逐渐衰老时 , 它将逐渐远离地球而成为红矮星(Retroboratic Star) 。 这颗恒星会耗尽所有燃料 , 并逐渐变成白矮星 。
【生命能在恒星死亡后继续存在吗?白矮星系统能支持生命吗?】

在恒星的周围 , 我们可以看到恒星在不断旋转 , 这表明它们将成为白矮星 。白矮星比红矮星更加昏暗 , 因此亮度更低 。由于太阳质量和亮度的关系 , 它可以达到最高 , 但也是最低的亮度 。所以在这两种情况下 , 它都没有足够的能量形成新的恒星或者创造新的行星系统 , 因此白矮星系统不可能产生生命(如果不是因为白矮星系统内没有液态水 , 而是由于行星质量较小而无法孕育生命) 。当然 , 白矮星也可以成为稳定的恒星 , 例如木星或者土星 , 它们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
因为白矮星的核心物质与红矮星非常相似 , 所以它们在演化过程中可以相互转化 , 因此当它们逐渐变成白矮星时 , 内部结构会发生变化 。[白矮星的质量很小 , 其直径大约为10-100公里;(2) 如果没有足够的热量 , 它就不能成为一颗恒星 。[3
因此 , 当白矮星质量足够大时 , 它将会变成一颗新恒星 。[4
因此 , 红矮星的质量不足以形成新的恒星或行星系统 。但是只要有足够快的旋转速度(约每秒1000公里) , 这些能量就能在短时间内释放出来:在太阳附近 , 由于温度较高且质量较大(太阳体积为12500个木星质量) , 它可以达到每秒5000公里;而在白矮星附近 , 由于温度不高且质量较小(太阳体积为12500个木星质量) , 它可以达到每秒2500公里 。


(3)因此 , 白矮星也是无法支持生命存在的 , 它们不可能成为一颗新的恒星 。2.虽然白矮星上的生命不可能诞生在这种情况下 , 但我们仍然可以通过对它们的研究来探索白矮星上是否存在生命(这就是所谓的“第二种可能”) 。3.事实上 , 科学家们已经发现了一些白矮星系统中存在过生命的迹象 。(1)这些生命体是通过什么途径进入白矮星系统中? 科学家们推测 , 这些生命体是通过恒星爆炸或内部聚变等过程从恒星核心中逃逸出来的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一个恒星爆炸成了一个大质量白矮星呢?


这个星风环境可以给恒星提供更多的氢元素 , 也就是更多的氢原子 , 从而为恒星的最终死亡创造条件 。不过也有一些例外 , 例如在地球上没有水、缺乏氧气或高温高压条件的白矮星并不一定会比我们有生命 。如果是其他类型的白矮星 , 它也可能会因失去氢元素而完全变为金属 。3.这些不含氢元素的白矮星被称为蓝矮星(Blue Star) 。虽然它们表面的温度不高 , 但却拥有更多氧气和氢气 。因为它们离地球较远且没有引力的作用 , 因此其生命形式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 。我们可以通过简单地对这些白矮星进行测量来了解它们是否拥有生命 , 以及生命可能存在多久、以何种方式存在等问题 。4.在一些双星系统中 , 白矮星附近会有大量气体物质(称为星风环境)环绕着它们并向外扩散 。



[1
目前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白矮星周围的星际云来判断其是否拥有生命 。[2
虽然从表面上看 , 这颗白矮星可能已经没有了氢元素 , 但实际上它还是存在着一些元素(如氧、氮、硅等); [3
而且根据科学家的估计 , 这种白矮星的质量与太阳相当;(在目前对这种类型的恒星进行精确的测量中 , 科学家发现它们内部也存在着氢元素) [4
尽管一些白矮星表面温度较低 , 但它们其实拥有更多的水分 。如果这些气体物质能够通过扩散使其内部变得温暖湿润 , 那么它们就可以维持更长时间的生命 。[5
科学家认为白矮星内部可能还存在着类似于我们所知道的核聚变反应一样强大的化学反应 。[6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