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圆梦”乘组领命出征!神舟十五三位航天员将迎接这些挑战
11月29日晚20时18分 , 执行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最后一次飞行任务的神舟十五飞行乘组三名航天员费俊龙、邓清明和张陆 , 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圆梦园广场领命出征 , 踏上为期6个月的飞天圆梦之旅 , 将在太空见证中国人自己的空间站正式建成的圆梦时刻 。
图源:中国载人航天
在28日举行的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与记者见面会上 , 神舟十五乘组指令长费俊龙曾表示 , 神舟十五乘组是执行任务乘组当中平均年龄最大的 。 “不过在我看来 , 年龄虽然最大 , 但是我们的飞天本领一直保持在‘青春状态’ 。 ”
据了解 , 在此次任务中 , 神舟十五号乘组将重点开展六个方面工作:一是开展空间站三舱状态长期驻留验证工作;二是完成15个科学实验机柜解锁、安装与测试 , 开展空间科学研究与应用、航天医学、航天技术等领域的40余项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三是实施3-4次出舱活动 , 完成梦天舱扩展泵组和载荷暴露平台设备安装等工作;四是验证货物气闸舱出舱工作模式 , 与地面协同完成6次货物出舱任务;五是开展常态化的平台测试、维护及站务管理工作;六是开展在轨健康防护锻炼、在轨训练与演练等工作 。
作为中国空间站完成在轨建造后到访的首个乘组 , 神舟十五号乘组将开展空间站三舱状态长期驻留验证工作 , 对航天器运行维护的管理工作量会大幅增加 , 三名航天在轨期间也将接受诸多挑战 。 《环球时报》记者29日从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获悉 , 神舟十五号飞行任务中将全面启用三舱科学实验机柜 , 实施材料科学等空间应用实验、长期失重环境对航天员健康的影响与防护技术研究等航天医学实验、液态金属空间热管理等航天技术试验、运动特性及操作力等人因工程技术研究各领域、系统的实(试)验 。
图源:中国载人航天
此外 , 神十五乘组还要执行程序复杂且风险高的出舱活动 。 在6个月的在轨工作期间 , 神十五乘组要完成3-4次出舱活动任务 , 执行节点舱与问天实验舱跨舱线缆连接等任务复杂 , 操作难度大的舱外作业 , 这对神十五乘组航天员的体能储备和舱外作业技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 此次任务中 , 神十五任务航天员作业位置范围较广 , 在三舱均有作业点 , 这对航天员自主应急返回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而作为平均年龄最大航天员乘组 , 神十五乘组三名航天员在他们的首次长期在轨飞行中还将迎来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知识技能三方面的挑战 。
面对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最后一次飞行任务 , 神舟十五乘组指令长费俊龙28日表示 , 神舟十五号任务既是中国空间站建造期的最后一棒 , 也是即将进入下一个新阶段的开局一棒 。 在为期半年的飞行中 , 神十五乘组要进行更多的在轨试验 , 相关设备的操作、维护、维修 , 尤其是出舱任务将更加繁重 , 路径将更加复杂 。 因此 , 三名航天员在地面进行了大量的针对性训练 , “通过训练 , 我们有足够的信心 , 完成好这一次承前启后的关键一棒 。 我们也足够坚信 , 在浩瀚的太空必将留下更多、更远我们中国人探索、利用太空的光辉足迹 。 在这里 , 请祖国和人民放心 , 我们一定圆满完成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 , 我们准备好了!”
【“圆梦”乘组领命出征!】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记者 樊巍 特约记者 占康
推荐阅读
- 帕克是如何穿越太阳大气层?并发现了日冕洞,以及风是如何加速的
- 乱象丛生,多家核酸检测机构被查,张核子3年建起核酸帝国
- 爱因斯坦说:“异想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布莱克也说:“打破常规的道路通向智慧之宫。”
- 生物制药废水处理方案是怎样的?物理法、物化法和生物法
- 让癌细胞自己饿死自己,科学家找到肿瘤新方法
- 厚钢板光纤激光-电弧复合焊接过程的稳定性
- 南非28亿年前的金属球,或与人造卫星有关联,史前文明是否存在?
- 张核子弟弟张原子说自己是普通家庭,全家很低调,兄弟各干各的
- 原本深埋于北极冻土的史前生物被频繁挖出,为什么科学家对此感到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