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导语:对于老年人来说 , 晚年丧偶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 。 无论身体好坏 , 两个人在一起怎么都有个伴儿 。 一旦一人先行 , 剩下的那个人 , 难免有些孤单、有些可怜 。
然而 ,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法则与规律 。 诚如这句话所言: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
张阿姨就是那个既可怜 , 又可恨的人 , 因为她亲手拆散了儿子儿媳 。 儿子离婚后 , 虽与她仍住同一屋檐下 , 却也形同陌路 。
张阿姨留言道 , “我就是想管教管教儿媳妇 , 我错在哪里了?”
01、
张阿姨60岁那年 , 老伴因病离世 。 对于张阿姨来说 , 这着实是个不小的打击 。 倒不是因为两个人的感情有多好 , 而是因为张阿姨一辈子都把老伴当保姆使唤 。 结婚30多年 , 她甚至连焖米饭都不会 。
原本张阿姨和老伴没有和儿子生活在一起 , 老伴走了 , 张阿姨就搬到儿子的住处 , 和他一起生活 。 那个时候 , 张阿姨的儿子还没有结婚呢 。
张阿姨的性格很强势 , 这也就注定了 , 她的儿子性格很懦弱 , 也就是人们口中俗称的“妈宝男” 。 在张阿姨和儿子一起生活的几年里 , 儿子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对象 。 不是因为张阿姨的儿子太挑剔了 , 而是所有女孩张阿姨看着都不顺眼 。
儿子敢怒不敢言 , 在张阿姨面前 , 他永远不敢有一丝反抗 。
6年后 , 张阿姨66岁了 , 她在相亲中认识了76岁的李大爷 。 李大爷的脾气和张阿姨去世的老伴非常像 , 也是因为这一点 , 两人走到了一起 。
李大爷有自己的独立住房 , 两人没有领证只是搭伙 , 谈好相关条件以后 , 张阿姨就搬到李大爷那里生活了 。
对于张阿姨的儿子来说 , 他终于解脱了 。
02、
不到一年 , 张阿姨的儿子就结婚了 。 尽管张阿姨对儿媳还是不满意 , 可毕竟大家不生活在一起 , 彼时张阿姨和李大爷的感情还不错 , 她也就默许儿媳进门了 。
儿子结完婚以后 , 张阿姨偶尔回儿子家 , 都感觉自己像个客人一样 , 全然没有从前做女主人般的地位了 。 儿子是个没主意的人 , 家里的布置、摆设都是儿媳一手操办的 , 张阿姨一点看不惯 。
儿媳买鲜花 , 张阿姨冷嘲热讽;儿媳每顿做两个菜 , 张阿姨嫌铺张;就连儿媳洗衣服勤一些、上厕所用纸多一些 , 张阿姨也一一看在眼里 , 还专门找儿媳谈过话 。
也是因为张阿姨回儿子家住的时候多了 , 李大爷渐渐不满意了 。 有一次 , 李大爷感冒发烧了 , 张阿姨本应在家好好照顾李大爷的 , 可她为了挑儿媳的毛病 , 还是回了儿子家 。
李大爷烧得迷迷糊糊的 , 给自己的儿子打了电话 。 其实 , 李大爷的儿子早就看不惯张阿姨嚣张跋扈的作风了 , 正好趁此机会向父亲提议 , 反正两人只是搭伙 , 不如散了吧 。
李大爷是有一些不情愿的 , 转念一眼 , 他找个老伴不就是希望自己生病的时候身边能有个人照顾嘛 。 为了不至于孤单一个人过日子 , 李大爷才会百般迁就张阿姨 。
既然张阿姨的心已经不在他这里了 , 不如两人早点散了吧 。
尽管李大爷早就想清楚了 , 可他一直说不出口 , 拖拖拉拉中 , 两人搭伙接近两年的时候 , 终于一拍两散了 。
李大爷松了口气 , 张阿姨却大骂李大爷没良心 , 还咒他以后不得好死 。
都说分手见人品 , 李大爷终于看清张阿姨的真面目了 , 只恨自己没有早点做决定 , 白白浪费了自己好几个月的时间 。
03、
张阿姨搬回儿子家 , 和儿子儿媳一起生活 。 其实 , 张阿姨家有两套房子 , 离得还挺近的 。 如果说她是一个有格局、有界限的人 , 她应该自己生活 , 而不是搅和儿子儿媳的婚姻 。
自从张阿姨搬回来以后 , 她看儿媳就更加不顺眼了 。 比如 , 三个人晚餐后剩了一点点菜 , 儿媳倒掉了 , 张阿姨就要埋怨半天 。
儿媳一开始还能理解婆婆 , 认为她和李大爷分开了 , 心情不好 , 忍一忍让一让 , 过段时间就好了 。 然而 , 一切并没有像儿媳想象中发展 。 张阿姨变本加厉 , 儿子儿媳如坐针毡 。
推荐阅读
- 妻子外出打工不愿回家,丈夫把婚纱照带到河边,用锄头把它砸坏
- 老年人同居最担心什么?3个老年人说出了心里话
- “妈,您别住进来,每月给您350养老吧”,母亲痛哭:我有的选吗?
- 大爷相亲要找漂亮的,工资5000被大妈嫌低,大爷:我爸每月两万五
- 小伙全家打工凑51万元结婚,可令他万万没有想到结婚才33天媳妇就不回来了
- 男子出轨被抓现行,离婚时追尾货车,妻子捡回一命:故意撞副驾驶
- 哈尔滨,王先生和妻子杨女士都是再婚,后来,杨女士得了脑瘤,王先生出了22万给杨女士治病
- 年近50岁的妻子对32岁小伙着迷,丈夫:2套房子居然抵不过20朵玫瑰花
- 河南女子远嫁安徽10年,老公不开心就让她滚,想离婚又没地方可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