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五号成功会师太空,出舱任务开创极限,将面临哪些挑战?


神舟十五号成功会师太空,出舱任务开创极限,将面临哪些挑战?


文章图片


神舟十五号成功会师太空,出舱任务开创极限,将面临哪些挑战?


文章图片


神舟十五号成功会师太空,出舱任务开创极限,将面临哪些挑战?


文章图片


神舟十五号成功会师太空,出舱任务开创极限,将面临哪些挑战?


文章图片


神舟十五号成功会师太空,出舱任务开创极限,将面临哪些挑战?


文章图片


神舟十五号成功会师太空,出舱任务开创极限,将面临哪些挑战?


平均年龄52岁的神舟十五号乘组顺利实现太空会师 , 火箭发射时长征二号遥15火箭与月亮绝美同框 , 这是我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的收官之作 , 将创立多个首次 , 最为重要的是神舟十五号的出舱任务将更加繁重 , 最长时间将达到8个小时 , 挑战人类太空出舱极限 。

空间站进入建造阶段 , 发射十分密集 。 尤其是神舟十四号乘组陆续接收了2个国家级实验舱 , 随着“问天”、“梦天”的顺利对接 , 我们的空间站构体基本成型 。
但是 , 这才是开始 。 神舟十五号已经到达空间站 , 实现我们载人航天历史上里程碑的时刻:首次实现太空在轨交接班 。 以后也将成为常态 , 可以是神舟十五号乘组的任务是承前启后 , 在轨6个月工作被安排得满满当当 。

他们不但会是“建筑师” , 更会是“科学实验员” , 更会是“太空驾驶员” 。 除了继续开展在“三舱”生活的长期等驻留验证 , 还要做几项重要:
将完成15个科学实验机柜解锁、安装与测试 , 开展空间科学研究与应用、航天医学、航天技术等领域的40余项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
实施3-4次出舱任务 , 完成梦天舱扩展泵组和载荷暴露平台设备安装等工作;

其中 , 出舱任务将创历史之最 , 一是首次尝试气闸舱出舱模式;二是出舱任务时间长达8个小时 , 这也是本次任务最难的地方 。
一半国际上出舱工作任务不超过7小时 , 为什么我们这要出舱这样长时间 , 要做哪些工作呢?
首先 , 我们来看一下完成对接后的空间站构型 , “三船+三舱”模式下 , 天和核心舱的太阳翼会被两个实验舱遮挡 , 无法全功率发电 。 另外为了不阻碍两个实验舱的实验 , 在设计之初就要移到实验舱两端 。

虽然 , 神舟十四号乘组的最后一次出舱任务已经完成了大、小机械臂的级联工作 , 但是受太和核心舱太阳翼遮挡 , 并不能直接自动完成转移工作 , 所以神舟十五号最长出舱任务就是完成天和核心舱太阳翼的转移 。

这项工作需要2名航天员共同出舱 , 配合完成 。

首先两名航天员分别出舱 , 一位到达核心舱太阳翼附近 , 一位位于实验舱末端 。 航天员将核心舱折叠起来的太阳翼拆下来 , 借助机械臂传递给另一位队友 , 在安装上 , 就算实施了一半工作了 , 然后再重复一次就完成了太阳翼的迁移工作 。
虽然听起来很容易 , 但对于航天员来说是不小的挑战 , 因为他们可能要攀爬好几个舱段 , 在太空中作业还是面临着极大的风险 。

迁移完太阳翼 , 空间站组合体的发电功率达到峰值 , 为全站电力供应提供保障 。
紧接着航天员们就要实施舱内外设备安装、调试 , 这就需要他们完成跨舱线缆连接等复杂的舱外作业任务 。

出舱任务不但是对航天员的综合素质的一次集中检验 , 也是对我国载人航天技术的一次见证 。
当神舟十五号完成上述工作之后 , 他们就要变身为科学家 , 开展太空科学实验 。

从神舟五号到十五号 , 19年间 , 中国人凭借一己之力 , 实现了载人航天的梦想 , 将属于我们自己的空间站建立在太空家园 。


【神舟十五号成功会师太空,出舱任务开创极限,将面临哪些挑战?】未来 , 我们将会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探索太空 , 那时候 , 中国空间站才是名副的“国际空间站” 。
让我们一起为中国航天点赞!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