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在贵州黔东南有着一个历史十分悠久的古村落 , 它在唐代时期就已经有人在此居住了 , 如今这个村寨依然藏于贵族的深山当中 , 但是毋庸置疑的是 , 它是一个极具开发潜力的古村落 , 由于还没有进行完全开发 , 所以至今这里依然保存着最原始的自然风貌 , 并且至今也是不需要门票的 , 待到这个地方开发完毕之后它一定会大火 。
是不是说到这里 , 你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了解这一个村落的信息了 ,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走进这一个村庄 。 在侗戏之乡——黎平县茅贡乡的清水江支流源头的大山深处 , 有一个古朴迷人 , 风情浓郁的侗寨 , 名字叫做地扪 , 它是仅次于全国最大的侗寨肇兴的第二大侗寨 , 地扪侗寨距离县城有46公里的距离 , 也许正是因为远离城市的喧嚣 , 所以这里至今仍是一副古朴而又自然的原始景象 。
地扪 , 它是根据侗族语音音译的一个地名 , 直译为泉水源源不断的水源头 , 而意译则表示村寨发祥、人丁兴旺的地方 。 地扪侗寨有着口口相传的侗族古歌 , 而根据古歌 , 这一个村寨早在唐朝时期就已经在这个地方建立村寨了 , 至今为止已经有上千年的悠久历史 。
在地扪侗寨 , 还有着古老的历史故事 。 相传这里的侗族祖先原本是生活在珠江下游岭南的水乡泽国 , 在秦汉时期 , 人们为了躲避战乱溯江而上 , 几经迁徙便来到了如今地扪这个地方 , 从此之后便在这里定居下来 , 他们勤劳的耕作 , 丰产足时 , 日后人丁越来越兴旺不久就发展到了1300户的人家 。
由于人口越来越多 , 人们为了生存下来 , 后来就分到了茅页700户 , 腊洞200户 , 罗大、登岑100户 , 从此地扪就成为了“千三”的总根 , 所以至今为止 , 这里仍然被人们称为了“千三侗寨” , 而分出去的这几个村寨也都有着自己的故事 。
整个村里周共有5个自然村寨 , 原先在这些村寨当中都有着鼓楼花桥戏台 , 但是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 它们经历了各种原因的损坏 , 保留至今的只有两座古楼 , 两座花桥以及两座戏台 , 这里也是南方典型的干栏式的木楼 , 有些是在平地而建称为平地楼建 , 在水塘上的通常都是矮脚楼 , 而建在坡坎上的是吊脚楼 。
在这里居住的基本都是吴姓的族氏 , 并且至今还沿袭着族长式的寨老管理寨务的民间组织方式 , 现任的千三总寨老男性有4人 , 女性有两人 , 各个村寨的寨老有两人 , 并且这里的寨老都是通过选举产生的 , 没有任期 , 通常都是由年龄在60岁以上 , 在地方上德高望重 , 又对地方事物负责热心公益事业 , 并且了解和能够传承民情民俗的老人来担任 。
在这里有着古朴的民风 , 地扪这里积淀着千百年的侗族风情 , 文化既淳朴又浓郁 , 也保留了原汁原味 。 在多姿多彩的古俗民风活动当中 , 几乎都是在有婚姻关系的寨与寨的群体之间进行 。 在正月间这里会唱侗戏 , 是一个在请庆家寨的戏班子来演出 , 同时也请寨上的男女老少共同来看戏做客 , 用酒肉款待 , 在演出结束之后 , 对方又将抬着肥猪来回谢该寨 , 在侗语当中称为“勿也乜” 。
在地扪侗寨的寨角水塘边修建有一座塘公屋 , 在这里一直流传着一个古老的有趣传说 , 而主人公是庇护了这里民众的一个神——塘公 , 他在七八岁时就来到这里 , 知书达理 , 还教当地的人们读书写字 , 村寨中的人都十分喜欢他 , 后来他去参加了科举考试 , 一举夺魁 , 被皇帝封为了宰相 , 后来在陪皇帝下江南出访时 , 还邀请皇帝到地扪千三侗寨去看看 , 但由于路途遥远未能到达 , 之后又返回到京城当中 , 由于思念地扪和当地的人们 , 他忧郁成疾 , 不久便离开了人世 , 后来他托梦给地扪的寨老让他们修建一个塘公庙 , 好让他魂归故里 。
推荐阅读
- 云南|阮鸿献:建议把云南少数民族的民间医疗集合到健康生活目的地中
- 旅游业|酒店旅游行业复苏明显,大消费背后的深层逻辑何在?
- 旅游业|探寻柬埔寨,一眼千年的微笑之旅
- 旅游业|假如恢复正常,真的会出现报复性旅游吗?早在今年7月就有了答案
- 句容|由蜀入滇记!沿途惊讶地发现昭通的旅游资源其实是很好的
- 旅游业|冰岛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促进可持续旅游业!
- 重庆|探秘“紫霞仙子”看芦花摇曳一群可爱的自然精灵紫水鸡,紫霞说我跟鸡真的不是亲戚!
- 文旅部|九寨沟景区迎来复苏,游客爆满恢复往日辉煌景象,为文旅部作为点赞!
- 山西省|山东在建“广东滨海旅游公路”,路网总长4176公里,连接数百个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