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危机
人工智能已经普及进我们的生活 , 在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给人提供服务 。 目前的人工智能并不具备真正的思考能力 , 但如果继续发展下去 , 当机器人真正具备了“思想” , 它们是否还会听从人类的指令?在电影中机器人“反叛”人类的桥段并不少见 , 机器人没有感觉 , 不知疲惫 , 如果它们完全失控 , 似乎人类很难有效地进行反制 , 那么这种事情究竟有没有可能发生呢?
人工智能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发展 , 给人印象深刻的产品有很多 。 汽车的自动驾驶功能就是人工智能的体现 。 我们都知道在驾驶汽车时每分每秒都可能面临着不同的突发情况 , 所以根本无法提前设定程序 。 但现在的汽车自动驾驶技术已经走出了实验室 , 再经过几年的经验累计 , 说不定在不远未来就会成为一个很常见的功能 。
智能机器人的发展程度也非常让人吃惊 。 很多机构都在研制各种智能机器人 , 力求让它们无限接近于人类 。 现在的人工智能需要具备“感觉要素”、“思考要素”以及“反应要素” 。 这些要素对应的分别是感受外界环境 , 进行合理判断 , 做出相应行为 。 目前通过各种传感器和机械机构 , 机器人已经能够实现“自主”行动 , 它们甚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与人正常交流 。 只是它们的“思维要素”还是需要依赖海量的已知数据来模拟人类行为 , 并不能产生真正的“感情” 。
如果有一天人工智能具备了自我意识 , 产生了与人类利益相违背的思想 , 到时候已经被机器人完全渗透的人类该如何应对呢?1940年阿西莫夫提出了著名的“机器人三大定律” , 这些定律规定了机器人不能伤害人类 。 但机器人们真的会老老实实地听话吗?现在的电脑手机等智能设备都经常会中病毒 , 谁又能保证拥有一定破坏力的智能机器人不会对人类产生威胁或被坏人利用呢?
全球变暖灾害
全球变暖问题可能是人类最先需要面临的巨大灾难 , 从最近几年的异常极端天气就能够窥见端倪 。 在几十年前提起全球变暖 , 很多人都不会在意 , 因为气温上升或下降几度似乎对人们的生活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 。 但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 , 全球变暖带来的绝不只是气温变化 , 它会让冰川消融引发海平面上升 , 最直观的影响就是大量的动植物灭绝 , 以及大量低海拔地区被淹没 。
我们都知道马尔代夫是旅游的好去处 , 这里气候宜人环境优美 , 但你知道吗 , 马尔代夫的平均海拔只有一米多 , 如果按照现在的速度 , 大约50年后这里就会被海水淹没 。 我国的天津、江苏等地区的海拔也非常的低 , 这些地区非常容易受到海平面升高的影响 。 除了淹没土地 , 气温升高产生的能量会作用于大气和海洋 , 未来地球上的飓风和海啸会更加频繁 , 在这些灾难面前人类很难有抵抗的能力 。
大气中温室气体含量的增加会使地球上现存的生物难以适应 , 从而引发生物大灭绝 , 而在历次生物大灭绝中能够存活下来的 , 往往并不是最厉害的生命 , 反而是那些不起眼的小动物 。 全球变暖还会让被冰封在南北两极的远古病毒被释放 , 这些都是难于预料的情况 。
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 , 想要再找到一颗适宜人类居住的星球无疑难如登天 , 因此无论是面对小行星撞地球这样的天灾 , 还是全球变暖或人工智能这种受人为影响的灾害 , 我们都应该在它们发生之前做好必要的准备 。 除了上面所说的三种灾害 , 你觉得还有哪些灾害是会对人类产生威胁的?可以在评论区发表一下你的看法 。
【未来人类可能面临的“三大灾难”,大家要重视起来,才有还手之力】声明: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 若有来源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 , 联系删除 。
推荐阅读
- 中国航天员在轨人数最多,6名航天员首次同框,美国人:我们能不能上
- 费俊龙“二征太空”,背后的家人功不可没,儿子的身份更不一般
- 梦天实验舱太空物理实验室,打脸微重力垄断,开启太空炼钢新时代
- 建造宇宙级战舰有多难?人类发动所有科技资源能否建造成功
- 1年完成建造,中国空间站成本仅80亿美元,美媒:自我封闭行为
- 手枪、匕首、红墨水,航天员为什么要带它们进太空,有何作用?
- 美国封锁泡汤,我国航天员太空会师,沉得住气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 地球为何没选择硅基生命,却选择了碳基生命?“硅基生命”长啥样
- 神舟航天员太空会师,空间站有哪些技术可以用于老百姓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