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龙的原型生物被找到?\走蛟\事件的真实性分析( 三 )


来分析一下这个故事中的蛟是什么 , 据古气象资料研究 , 古时中原地区气候温暖潮湿 , 像河南这些地方一度有成群野象生活 , 而当时的云南苍山洱海一片更有可能气候类似现在的西双版纳热带雨林气候 。 那么在苍山上有生活于亚热带雨林中的巨蟒 , 比如现在的缅甸蟒 , 是有可能的 。

故事中也并没有说这个随山洪冲出的蛟有脚 , 所以大概率这个故事中的蛟就是一条山林巨蟒被山洪冲出被众人发现分食的事件!
咒蛟台传说
昆明北有一座寺庙--圆通寺 , 建于元延祐六年(1319年) 。 寺内古柏参天 , 花香鸟语 。 大雄宝殿后 , 螺峰山下有咒蛟台 , 台之左、右各有一个天然洞穴 , ”幽谷洞“和”潮音洞“ , 传说有蛟潜藏于洞中 , 时常作妖水淹昆明城 , 于是有人请来高僧在洞口修高台念佝偻碑文7日 , 蛟从洞中出 , 伏地求饶 , 后被点化飞升 , 故名”咒蛟台“ 。 大观楼长联作者孙髯翁晚年时更名“咒蛟老人”住于台上为人占卜为生 。

圆通寺咒蛟台蛟雕像

蛟藏身的潮音洞
通过这个传说来分析:两个洞”幽谷洞“和”潮音洞“ 。 有潮音一定有水 , 所以蛟住在潮音洞也符合其生活习性 。 那么在洞穴中有没可能出现四脚的爬行生物呢?
禹王锁蛟井
禹王锁蛟井位于河南省禹州市西区古城内八士坊街与西大街交叉口东北50米 , 是为纪念大禹治水功绩而建造 。
据历史传说 , 远古时代洪水泛滥 , 皆因水中的一种怪兽——蛟龙作祟 。 这种蛟龙能在水中兴风作浪 , 鼓动水势 , 冲垮人们所筑的堤防 , 淹没土地村庄 , 致使无数百姓家破人亡 , 流离失所 。 大禹在众神的帮助下 , 将九条蛟龙一一制服 , 并把其中的一条禁锢在一口八角井中 。 人们就把这口井称为“禹王锁蛟井” 。

原井建于何时 , 因年代久远已无法考证 , 只知道它位于古钧台街中段东侧 。 经过反复论证 , 禹州人民政府于1980年在古钧台街东侧 , 重建禹王锁蛟井 。 重建的禹王锁蛟井为仿古歇山亭榭式建筑 , 亭子挑角起脊 , 上覆青灰色古瓦 , 殿内粉壁彩屏 , 外壁檐下绘有24幅有关大禹治水的神话故事 。 殿内有一座高达2.84米的大禹像 , 坐落于锁蛟井边 , 井口以巨石掩盖 , 石上穿有铁索一条垂于井口, 青石雕刻的蛟龙头部浅露于水面 , 俯视井中隐约可见 。


网上一条不起眼的信息引起了我的注意:“听当地一位老干部说 , 上世纪五十年代 , 民间传说的禹王锁蛟井不是在现在的位置 , 应该是距离现在位置的东北角200米的距离 , 井口就在财政局某位老局长的办公房的下面 , 因为那时候不重视文物保护 , 那井口给填上了 。 现在大家所看到的禹王锁蛟井 , 偏离了上世纪50年代之前民间传说的位置有200米远 。 ”
一种生活在地下溶洞暗河中的爬行类两栖动物
在国外一个爱探险的小伙和他朋友就在一个地底洞穴中发现了一种奇特生物 。 看下图

洞穴里面发现的这种生物 , 差不多泥鳅般的大小 , 外观也很像泥鳅 , 就是这个生物的身体颜色是肉粉色的 , 而且还有四肢可以爬行 , 而且它的身上好像是没有眼睛的 。


这种生物叫做洞螈 , 据说寿命100年以上 , 但至今也未得到证实 。 因为在自然环境中对洞螈进行考察非常困难 。 洞螈能在没有食物的情况下生活6年 , 这与洞穴内水的低温和其机体的低代谢状态有关 。 洞螈通过腮呼吸 , 其腮位于头后、身体外侧 , 两侧均有 , 颜色透明 , 看起来微带红色 , 因为里面有血液在流动 。
讲了这么多故事可以来分析一下 。
咒蛟台和锁蛟井的故事其实都和地下水系有关 , 或是溶洞 , 或是地下暗河 。 结合上面的各种传说来分析一下 , 在生物学不发达的古代 , 暴雨山洪后 , 地下水位暴涨 , 一些生活在地下世界的洞穴生物 , 比如体型巨大的洞螈之类的就有可能从洞口 , 或水井之类的地方被冲出地面而被古人们看到 , 由于都是和水头一起出来 , 就会被误认为是这些生物会御水控水 , 而人们又很少见过这些地下生物的真容 , 所以就以讹传讹 , 幻化出各种说法和传说来 。

梵观点:像蛟 , 或者龙这类传说中的神物 , 很有可能是很多古代已经灭绝物种的结合体 , 而不是一种真实的生物 。 不过这只是笔者的一种猜测 , 你怎么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