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有一个词叫蛟龙 , 其实是两种物种的合称 , 一种是蛟 , 一种是龙 。 比如我国自主研发的国之重器 , 载人深海潜水器就被命名为“蛟龙号” 。
蛟 , 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生物 。
蛟是古代中国传说中能御水控水的一种类似龙的生物 , 但并非龙 , 按照古籍中蛟的习性 , 它们需要有水才能生存 。 所以“蛟” , 需要隐于湖泊、深潭、水库、江河支流、深水井、或有水的地洞之中 。 隐栖在池塘与河川的蛟龙 , 一般会被称作“潜蛟” 。 传说“蛟”修炼一千年便要“走蛟”沿江入海化龙 。
言之凿凿的古籍还带功效
在很多古书中都有对蛟这种生物的记载与描述 , 让我们先来看一下 。
最著名的是《山海经》
《山海经·中山经》记载:又东五十五里, 曰宣山 。 沦水出焉 , 东南流注于瀙(qìn)水 , 其中多蛟 。 其上有桑焉 , 大五十尺 , 其枝四衢 , 其叶大尺余 , 赤理黄华青柎 , 名曰帝女之桑 。
瀙(qìn)水是哪里:其中一个说法是今天的河南泌阳、遂平县境内的沙河 。
这么看下来 , 古代河南是有这种生物的 。
在《山海经·中次十一经》中记载:中次一十一山经荆山之首 , 曰翼望之山 。 湍(zhuān)水出焉 , 东流注于济;贶(kuàng)水出焉 , 东南流注于汉 , 其中多蛟 。
汉水 , 说的是现在陕西省汉中市附近的河 , 这么看下来 , 古代在陕西也有这种生物 。
其他记载:
“虺五百年为蛟 , 蛟千年为龙 , 龙五百年为角龙 , 千年为应龙 。 ”——《述异记》
“蛟 , 龙之属也 。 池鱼 , 满三千六百 , 蛟来为之长 , 能率鱼飞置笱水 , 即蛟去 。 ”——《说文》
“蛟 , 龙属 。 无角曰蛟 。 ”——《韵会》
“蛟 , 其状似蛇而四足 , 细颈 , 颈有白婴 , 大者数围 , 卵生 , 眉交 , 故谓之蛟 。 ”——《埤雅》
“蛟者 , 龙之精与蟒螭交合而生 。 得天地之灵气 , 汇日月之精华 。 蛟卵生 , 初生与蟒无异 。 历五百年而道成 , 历千年而幻化 。 夏秋昼伏夜出 , 以百兽为食 , 冬春蛰伏 。 蛟本龙种 , 两千年而长足 , 三千年而角成 , 升腾 , 龙矣 。 ”——《叶榆稗史》
而晋朝的郭璞在《山海经传》中对“虎蛟”的解释是“蛟似蛇 , 四足龙属 , 其状鱼身而蛇尾 , 其音如鸳鸯 , 食者不肿 , 可以已痔 。 ” 意思是有一种蛟抓来吃了可以消肿止痛 , 还可以治疗痔疮.....
看完古籍的一些记载可以分析一下 , 在古代这种生物分布是比较广泛的 , 基本外型是 , 身体细长 , 有四脚 , 身体有鳞片 , 卵生 , 叫起来像牛 , 生活在水中 。
鳄鱼、鲸鱼还是鲨鱼?
而宋代文人彭乘在《墨客挥犀》卷三中对蛟的形态、生活习性及危害性的生动描述 , 则为这一猜想提供了又‘佐证:“蛟之状如蛇 , 其首如虎 , 长者数丈 。 多居溪潭石穴 , 声如牛鸣 。 岸行或溪行者 , 时遭其害 。 见人先腥涎绕之 , 即于腰下吮其血 , 血尽乃止 。 ”有学者认为“两项对照 , 蛟龙特征与鳄鱼一一对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