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探索的进度这么快,神舟十四已上天,为何深海研究却有点慢?( 二 )




2.太空中的实验可以模拟真空环境
我们知道 , 航天员在太空中会遇到的最大问题之一就是失重 , 因为我们可以通过微重力环境对人体器官进行刺激 , 从而达到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 。不过由于我们不能离开地球 , 所以在太空中的实验基本上都要借助太空船进行 。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 据《中国科学报》报道:在2020年11月19日时 , 我国就成功发射了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 , 并且在2021年7月23日成功着陆火星表面 。

天问一号上搭载了一个名为玉兔二号的月球车 , 这个月球车能够在火星上行驶500公里左右 , 为我国第一个对地观测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 。除了玉兔二号月球车之外 , 我国还有多款月球车在太空中运行 。这些月球车在轨道上行走的时候需要借助一个叫做空间站实验舱的装置进行操控 。空间站实验舱中除了能够实现对月球表面进行观察外 , 还可以进行多项太空实验 。
首先是对月球表面进行采样: 然后则是对火星表面土壤取样: 最后甚至我们还能借助空间站实验舱到火星上去看看什么叫做火星地貌 。当然我们都知道火星是一个特别大的行星 , 想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几乎不可能做到一蹴而就的 。那么既然在太空中都可以完成所有实验任务 , 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浪费时间、人力去进行载人航天工程呢? 其实我们都知道这个问题背后的真正原因:载人航天工程对于中国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 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启动之初到现在已经过去了30年时间了!
而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之所以能够顺利推进也是因为当时国内科技水平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就拿我国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来说:1961年10月25日 , 我国首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发射 。它主要由运载火箭、返回舱和通信设备组成 。经过10年多时间的努力之后 , 我国不仅成功实现了第一次月球软着陆和变轨飞行(变轨器变轨到月球轨道) , 还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第一艘货运飞船神州号、以及中国空间站核心舱 。
而且还进行了一系列载人航天工程相关领域的实验工作!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已经成为国际上数一数二的大型科学工程! 而随着我国载人航天史上的不断发展以及各项技术的成熟度逐渐提高 。所以在太空中开展实验以及其他科学研究也就成为顺理成章之事了!
?神十四航天员在太空中进行生物研究实验时将会更加顺利!十四航天员在太空中开展实验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了!神舟十四航天员在太空中开展生物学实验时也会更加顺利 。 神舟十四宇航员在太空中进行生物实验时也会更方便一些 , 因为这些实验都需要将整个生物系统都放到非常小的空间中来进行操作 。 这一点我们就不多说了!


3.深海的实验难度更大 , 科学家需要花费更多心血
在载人航天工程中 , 我国先后进行了载人飞船、空间站等建设工作 , 但是无论是载人交会对接 , 还是载人深潜这些技术难度较大的项目 , 目前都没有完全突破 。在深海领域更是如此 , 目前我们对深海的了解仅仅限于一些皮毛 。 如果说地球表面是我们了解地球以及认识地球的窗口那深海则是让更多人看到我们对地球的探索 。海洋里存在大量生物、矿产、能源等资源 , 人类在利用海洋时也需要了解这些资源的分布情况 。目前对于人类最重要的也是最迫切需要理解和认识的能源物质来源就是海洋能源 , 目前科学家们对于海底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也有不少研究成果 。而对于海洋中存在着大量可燃冰这一话题 , 人们就很想了解它到底有多大威力?它能为人类带来多少好处? 在深海研究领域已经积累了丰富经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