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别打了,我不买了”,6岁女孩求饶背后是父母失控的焦虑( 二 )



焦虑在于我们想要去改变 , 却总是重蹈覆辙 , 在愤怒与内疚的情绪当中消磨了我们为人父母的初心 。
正是由于“自知” , 那位妈妈一开始还是在耐心劝导孩子 , 但这位妈妈一开始真的没有生气吗?不是的 , 她只是在忍 , 把自己的情绪压抑着 , 直到它如火山般喷涌而出 。


诚如儿童心理学家海姆?吉诺特博士所说 , 成为一个合格的父母 , 光有爱是不够的 , 光有觉察也不够 , 还要掌握很多技巧 。
在应付孩子时 , 掌握应对孩子的技巧其实也是不够的 , 因为父母也是活生生的人 , 父母也有自己的需求和情绪 , 所以我们首要的任务应该是应对自己的焦虑 , 安抚好自己的情绪 , 然后再来应对孩子 。
这里有个小方法 , 爸爸妈妈们在养育孩子过程中感到焦虑时不妨一试 。
将“无意识”意识化那位妈妈之所以在“耐心尽失”后对孩子大打出手 , 是因为她之前一直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愤怒” , 在压抑无效后才会猛然爆发 。 但其实我们不必回避自己对于孩子的那些负面情绪 。
作为父母 , 我们不可能时时刻刻都爱自己的孩子 。 当我们确实心烦意乱时 , 我们就是会有那么一瞬间讨厌眼前的这个孩子 。 我们不需要压抑这样的情绪 。
当我们面对孩子的纠缠生气时 , 不需要一直假装自己不生气 , 我们就是要在内心告诉自己“我现在很生气 , 很生气 , 我快要气死了 。 ”

当我们把压抑下去的情绪用自己的方式“意识化”以后就会发现 , 我们好像没有那么生气了 。
告诉自己:“我开始焦虑了 , 我因为孩子不听话而焦虑 , 但这不是我的错 , 我不需要生自己的气 , 孩子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 。
写在后面:因为我们的自知 , 我们会在对孩子做出不恰当的行为后相当后悔和内疚 , 为了避免被这样的内疚焦虑淹没 , 我们需要将自己的焦虑挖掘出来 , 展示给自己看 。
虽然这样的方法不一定百试百灵 , 但至少可以帮助我们不断地觉察自己 , 触摸到自己内心的真实情绪 。
处理好了自己的焦虑 , 我们才能够在面对孩子“无理取闹”时有一个更合理的处理方式 , 让我们和孩子都可以少受一点伤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