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女士把房子卖给了邻居胡先生,双方谈定45万元成交


苏女士把房子卖给了邻居胡先生,双方谈定45万元成交


文章图片


苏女士把房子卖给了邻居胡先生,双方谈定45万元成交


苏女士把房子卖给了邻居胡先生 , 双方谈定45万元成交 。 为了避税 , 两人商量合同上只写25万元 , 没想到过完户 , 胡先生只付25万元 。

苏女士把房子以45万元的价格卖给了胡先生 , 双方觉得税金有点高能省则省 , 于是两人商量在合同中只标注25万元成交 。 约定胡先生先付10万元 , 等过户完成 , 在支付剩余的35万元 。
【苏女士把房子卖给了邻居胡先生,双方谈定45万元成交】
合同签完 , 胡先生便给苏女士10万元 , 苏女士给他写了收条 , 上面标注房屋总价45万元 。 之后两人开始办理过户手续 , 等手续全部完成 , 苏女士要求对方给付剩余的35万元 , 但是胡先生却说 , 应该按照合同上的价格成交 , 合同上面是25万元 , 自己已经给了10万元 , 只差15万元了 。 苏女士一听急了, 这个人怎么说话不算数 , 于是对胡某说 , 说好的合同写25万元 , 实际按照45万元成交 , 你怎么不认了 。 胡先生却说 , 合同上是多少就应以合同为准 , 自己支付了10万元 , 只需要再付15万元就可以了 。

苏女士告诉胡先生 , 他的10万元收款单据上已经标示了全价45万元 , 拿来单据一切就明白了 。 但是胡先生却说10万元的收条丢了 。 这让苏女士听了更生气了 。 房屋过户手续办完了 , 合同上确实写的是25万元 , 苏女士只能按照25万元把房子给胡先生吗?《民法典》第456条规定 , 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 。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 , 苏女士和胡先生的合同是有效合同 , 苏女士不能以价款不合理为由反悔 , 否则将需要承担违约责任 。 但是苏女士和胡先生当初约定的是45万元成交 , 25万元是相互为了避税采取的方式 , 但是并不能因此认定应当以25万元成交 。

合同是平等协商一致达成的 , 同时也应当本着诚实信用的原则履行 , 但是胡先生显然对此并没有做到 。 由于苏女士对价款并不接受 , 因此按照《民法典》第511条之规定 , 对于价款有争议的 , 按照订立合同时履行地的市场价格履行 。 苏女士可以主张 , 按照当地二手房交易市场价格对房屋定价 。 胡先生所说的25万元与当地市场价格相差甚远 , 显然有失公平 , 胡先生的要求显失公平 , 从合同订立的原则上看 , 25万元也无法令人信服 。 另外 , 苏女士也可要求对方提供10万元的收条 , 证明上面双方的约定 , 如果对方不能提供或者拒绝提供 , 也能证明苏女士的真实主张是45万元 。 苏女士还可以请知道其交易的第三人 , 来证明当时双方的协商价格是45万元 , 而非25万元 。 总之 , 苏女士可以要求参照市场价格对房屋重新定价 , 可以提供人证和收条等无证 , 均可以证明胡先生的要求不合理 , 应当按照原来双方议定价格交易 。 从合同订立的角度看 , 双方订立的合同事实上是表面一套 , 背后一套的阴阳合同 , 这类合同极易引起纠纷 , 给当事人带来法律风险 。
具体到本案 , 胡先生以阳合同说事 , 要求按照25万元交易 , 但是25万元并非苏女士真实意思的表示 , 属于无效条款 , 无效条款本身不具备法律约束力 。 尽管最终胡先生还是按照45万元进行了交易 , 但是对于房产交易使用阴阳合同来说 , 风险极大 。 对于阴阳合同 , 通常可能遇到以下问题:1.买方虽会受益也可能拿不着房对买方来说 , 房产买卖签订“阴阳合同”其可能受益很大 , 但其中蕴涵着很大的风险 。 阴阳合同以虚报价格来避税或骗取高额贷款 , 逃避税收和第三人的合法利益 , 属于无效合同 。 阴阳合同中买方存在偷逃契税的行为 , 一旦被查出后 , 可能面临补缴税款、罚款等处罚 。 在数额达到标准时 , 则可能与卖方一同被追究刑事责任 。 另外 , 由于价格低于实际成交的价格 , 将来买家如再出售该房屋时 , 买家可能就要面临承担高额个人所得税等税费的风险 。 或产生不必要的诉讼 。 2.卖方可能拿不到房屋交易全款对于卖方风险同样不少 。
如果签订“阴阳合同”卖方不仅同样存在处罚和刑事追究的风险 , 还会给自己的买卖合同埋下隐患 。 如果买方反悔 , 卖方将面临承担利息、房价下跌等损失 , 还存在房款不能全额收回的风险 。 如果买方不按期支付价格外的房款 , 或者恶意要求以阳合同价格进行交易 , 卖方将陷于困境中 , 采取协商、催讨、起诉方式 , 导致成本增加 。 3.情节严重将构成犯罪因为“阴阳合同”中的“阳合同”因不体现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而不发挥效力 , 而“阴合同”是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而认定为有效合同 , “阴合同”只要内容合法 , 同样受到法律保护 。 然而 , 如果利用“阴阳合同”实施违法行为 , 或者以合法的形式掩盖违法的目的 , 则伪装的“阳合同”和被伪装的“阴合同”也因内容违法而无效 。 因此 , 对“阴阳合同”要慎之又慎 。 由于阴阳合同导致偷漏税的 , 如果属于一般偷税行为 , 或可收到罚款、拘留等处罚;如果偷税数额较大、次数较多 , 则可能构成犯罪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