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世界里,雄性普遍要比雌性漂亮,为什么在人类世界却相反?


动物世界里,雄性普遍要比雌性漂亮,为什么在人类世界却相反?


文章图片


动物世界里,雄性普遍要比雌性漂亮,为什么在人类世界却相反?


文章图片


动物世界里,雄性普遍要比雌性漂亮,为什么在人类世界却相反?


文章图片


虽然很多人认为人类男性和女性的差别不大 , 但在历史上 , 以“美貌”闻名的更多的是女性 。 但是在自然界中 , 以“美貌”闻名的更多是雄性 。
比如:公孔雀的尾巴更绚丽多彩 , 公鸳鸯比母鸳鸯看起来更好看 。 动物之所以表现出这种特征 , 达尔文在《人类的由来及性选择》中有描写 , 公孔雀之所以更好看 , 是为了获得雌性的注意 。 但是在人类世界中 , 男性也要活得女性的注意 , 那为什么人类女性会比男性更漂亮呢?

动物的性选择
对于大多数动物来说 , 交配就是为了繁衍 , 有些动物为了能够让后代出生在食物茂盛的季节 , 会有明显的发情期 , 在发情期时雌性会散发出求偶信息 , 吸引雄性的到来 。
但并不是每一个雄性都可以与它们交配 , 一般情况下 , 雄性想要获得雌性的交配 , 还需要与其他雄性展开同性竞争 。
不同的生物 , 同性竞争的方式不同 , 狮子同性竞争就是比拼体型 , 谁的体型更大 , 更强壮 , 谁就有资格做狮王 , 获得狮群中全部雌狮的交配权;孔雀的同性竞争就是比拼尾巴 , 谁的尾巴更大、更华丽 , 谁就更有可能获得雌性的注意 。

由于雌性的性选择 , 不符合雌性要求的雄性都没有留下后代 , 所以留下来的雄性保留了雌性比较青睐的特征 。 比如:狮子的体型 , 孔雀的尾巴 , 鸳鸯的羽毛 。
但是在一夫一妻制的生物中 , 两性之间的差异非常小 , 几乎看不出 。 比如:大多数企鹅属于一夫一妻制生活 , 它们的体型就没有太大的变化 。
人类的体型存在着微弱的区别 , 但是差异较小 , 据古人类学家推断 , 人类之间存在着少数一夫多妻制生活 , 超过80%以上属于一夫一妻制 。

人类女性为什么更漂亮?
据研究发现 , 人类女性看起来更柔美 , 更漂亮 , 很可能和隐性排卵期有关 。在大多数灵长类生活中 , 雌性在发情期时会有明显的特征 , 比如:雌性黑猩猩在发情期时 , 屁股会红肿 , 此时雄性就会求偶 , 并与之交配 。
但是 , 雄性黑猩猩并不会抚养后代 , 只有雌性会抚养 。 也就是说 , 雌性在生育过程中 , 消耗的能量更多 。

人类也是从类人猿演化而来的 , 但是人类和黑猩猩并不相似 。 人类女性没有明显的发情期 , 也没有明显的排卵期 , 男性想要留下后代 , 只能长时间和女性相处 。
还有 , 人类需要夫妻共同照顾孩子 , 才能够生存下去 。 虽然现在单亲母亲也能养育好孩子 , 但是在远古时期 , 女性也需要参与到工作之中 , 这就使得女性不能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孩子身上 , 需要有人来分担养育后代的任务 。
如果女性的发情期较为明显 , 那么很可能导致男性只有在发情期时才会围着女性 , 一旦发情期结束 , 男性就会离开 。 更有可能的是 , 首领会在女性发情期时霸占 , 让种群中的女性只留下它的后代 , 别的男性没有机会 , 但是首领不会抚养小孩 。 对于女性而言 , 单独抚养孩子很可能会导致母子双亡 , 所以这种基因不会被保存下来 。

繁殖成功率是自然选择起作用的重要因素 , 如果在一个群体中 , 个体具有某些特征能够显著提高后代的存活率 , 那么这种基因就能够被保留下来 。
在人类种群中 , 女性的隐性排卵期就是这样的基因 。 当男性无法判断女性的排卵期时 , 此时首领就没办法独占每一个女性的排卵期 , 自然无法诞生更多的后代 。 而这也导致除首领以外的男性也能够获得女性的交配权 。
只有交配还不够 , 女性还需要让男性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一起抚养后代 , 所以女性会表现出动物只有在发情期时才会出现的特征 , 比如:膨大的胸部 , 柔美的线条等 , 原本这些特征只会在发情期时才会出现 , 但现在这些特征在女性发育成熟后就会出现 。
【动物世界里,雄性普遍要比雌性漂亮,为什么在人类世界却相反?】而这些特征 , 也是女性看起来更漂亮的原因 。

总结
动物之所以雄性更漂亮 , 是因为大多数动物属于一夫多妻制 , 其中雄性在繁殖后代时 , 投入的资源更少 , 而雌性相反 。 为了获得更优质的后代 , 雌性一般会对雄性有所选择 , 而这些选择导致了雄性体型越来越壮 , 颜色越来越华丽 , 看起来比雌性更漂亮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