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顺儿子为让九旬老爹活到200岁,让其随道士入山半载,却引来报丧猴


孝顺儿子为让九旬老爹活到200岁,让其随道士入山半载,却引来报丧猴


很久之前有个叫五柳镇的地方 , 镇西头有户人家叫做马老响 , 他有个老父亲 , 将近九十岁了 , 突然有一天 , 一个老道人来到五柳镇 , 对马老响的父亲十分欣赏 , 说老人虽然年纪大了 , 但是心肠好 , 并且比很多年轻人都心怀热忱 。 许是缘分 , 老道士离开前留下几副丹药 , 让马老响每隔七天 , 就给他父亲吃一粒 。
这人到了九十岁了 , 身体状况本来就一天不如一天 , 马老响的父亲就剩一口气在那吊着 , 他听那老道人的话后 , 心中还是十分欢喜的 , 不管灵不灵验 , 先让马老响喂自己吃了一粒 , 天下人谁又不想多活呢 。
老道人离开前 , 为了让马老响相信自己 , 随地捡了一颗枯草 , 浇上被丹药沾过的清水 , 一个时辰之后 , 那颗清草恢复了生机 。
所以说 , 不管是马老响还是他的九十岁老爹 , 对这个老道人还是有一定的信任度 。
老汉吃了一粒药丸后 , 不一会就觉得浑身发热 , 四肢充满了力气 , 下地走了一圈 , 感觉轻快多了 。
马老响高兴坏了 , 他本来就是出了名的孝子 , 看到老父亲又有了生机 , 二话没说朝着老道人离开的方向哐哐哐磕了三个响头 。
从那以后 , 马老响更是按照老道人的嘱托 , 每隔着七天 , 就给老父亲一粒丹药 。
很快就到了老父亲九十岁的前一天 , 老道人也在这一天又回到了马老响家中 。
马老响现在再见老道人 , 简直是当大恩人对待 。 连忙设宴款待 。
老道人告诉马老响 , 自己之所以留下丹丸 , 就是为了续延他老父亲的性命 , 好让他活到九十岁 , 但是这药也不是万能的 , 治标不治本 。
马老响对老道人深信不疑 , 立马跪下哐哐哐又是几个响头 , 请老道人大发善心 。
老道人见马老响如此孝顺 , 又给马老响出了一个主意 , 让马老响的老父亲跟随自己入山修行 , 若是脱离世俗 , 活到200岁是不成问题的 。
马老响听了以后 , 很是不舍 , 深山里不知老父亲能不能熬得住 , 但是老父亲听了以后 , 连忙点头答应 。 活到两百 , 哪个人不想?
马老响最后也不得不同意 , 并且将家中一半的银子送给道人 。 这老道人也不客气 , 伸手就接了过去 。
时间过得非常快 , 这么一天 , 马老响在山脚下碰到了一群报丧猴 。 细细一瞧 , 下了一大跳 , 其中一个大猴身上穿的衣裳 , 竟然是老父亲离家时穿的那套 , 老父亲很是喜欢绿又喜欢隶书 , 特意在绿衣青帽上 , 绣了很多隶字 。
马老响心中很是怀疑 , 老父亲不是跟着道人山中修行去了?衣裳怎么会被这些畜生穿在身上 , 又想 , 难不成老父亲为了洗掉红尘 , 特意将衣物扔在了道旁?再细细琢磨 , 也不对呀 , 若是这样 , 报丧猴是不会披的 , 因为这座山上猴名的来历 , 就源于它们只会从死人身上剥衣 。
要不然 , 就是有人捡穿了父亲弃掉的衣物 , 然后横死山道了 。
马老响心中对老父亲也是甚是想念 。 便没有一丝犹豫跟着猴儿们走了一趟 。 途中偶遇了两个堂弟 , 也喊着一起上了山 。 路上 , 兄弟几人不断给猴儿们抛食 , 免得它们心躁 , 不带路 。
那猴儿们也是聪明为了讨得更多食物 , 故意走得慢些 。
七零八拐的路 , 走了将近一天 , 最后 , 众人在一处破道观前停了下来 , 报丧猴在道馆处来回徘徊 , 吱吱乱叫 , 表明是在此处剥取的衣物 。
马老响心里咯噔一下 , 见观门紧闭 , 也顾不了那么多 , 和兄弟们扒墙翻院 。 两脚刚一落地 , 就惊动了屋里人 。
这位跣足披发的观主 , 正是之前那个道人 。 老道人见几人一脸惊慌 , 眼光往院中一个地方瞟 。 马老响他们也朝那个方向看去 。 不看倒还好 , 这一看 , 吓得众人倒吸一口凉气 。
只见一副人皮挂在木架上 , 应该是新死不久 , 从头到脚 , 完完整整 , 连毛发都不缺 。 唯独五官处 , 只剩下森然黑洞 。 马老响仔细看了几眼 , 发现这人皮胸脯有个大痦子 , 顿觉天旋地转 , 这个人皮正是自己的父亲!
他哎哟一声 , 差点跌倒 , 瞪着老道人 , 两眼喷出火来 。 老道人冷哼不语 , 回屋扯出一把剑 , 就往马老响他们身上劈 。 马家自来是习武的 , 三兄弟都有一身功夫 , 打斗一炷香后 , 三人合力打断道人一条腿 , 将老道人擒住 。
原来 , 老道人不是本地人 , 他偶然习得一个邪法:找一个年过九旬的老人 , 剥了他的皮 , 几番神秘操作之后 , 就可以召来老人的魂魄 , 这魂魄可以听自己的命令 , 搬金卸银 , 无所不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