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眼前这个小伙是练就了铁砂掌吗?竟然面对流淌着的滚烫铁水毫无惧色 , 徒手挥掌 , 斩断了铁水 , 而他的手却没有丝毫受伤 , 只是有些许灰尘而已 。 其实以血肉之躯面对高达1370摄氏度的铁水 , 他并不是具有特异功能 , 而是掌握了科学的技巧 。 这位硬核老兄是亚美尼亚钢铁厂的一位工人 , 而他正在做的是这个钢铁厂传统的仪式 , 只有通过了这项考验的 , 才能被老前辈认可为合格的钢铁工 。
相信很多人肯定认为这其中涉及造假 , 否则手掌早就成烤猪蹄了 , 要么铁水是假的 , 要么是这位老兄手上涂了什么神奇的隔热材料 。 事实上 , 铁水的确是真实的 , 不过手上倒是真的要涂上一种被称为一氧化二氢 , 化学分子式为H2O的物质 , 不开玩笑了 , 其实就是在做这个动作之前 , 要将手放在水中浸湿 。
那么手掌上薄薄的一层水真的能起到降温的作用吗?那毕竟是上千度的高温铁水 , 之所以可以起到保护作用 , 主要是与水沸腾相关的莱顿弗罗斯特效应 。 掌握这个原理不仅可以挥掌断铁水 , 其他的铜水、铅水也不在话下 。 其实我们也经常会在网上看到一些“高人” , 表演手指蘸铅水的表演 , 而铅的熔点也在300度以上 。
还有就是普通人也可以尝试的“过火”仪式 , 赤脚踩在烧红的木炭上跑过火堆 。 在我国很多少数民族活动和一些国外宗教仪式上 , 都会有这样的表演 。 但是无一例外的都要将接触高温的手掌或脚掌在水中浸湿 , 并且一定要遵循天下武功 , 唯快不破的原则 。
倒不是因为我们的速度有多快 , 让温度来不及反应伤害 , 而是在迅速接触高温的过程中 , 薄薄的一层水瞬间气化 , 在我们的手掌或脚掌外形成了一层保护膜 , 让高温暂时被隔绝 。 而之所以要快 , 就是要在水汽被完全气化之前 , 让手掌和脚掌离开高温的环境 。 温度越高的环境 , 速度也要越快 , 所以徒手断铁水的老兄要快速挥掌 , 而“过火”仪式也可以一路小跑过去 。
不过发现这个原理的莱顿弗罗斯特 , 可不是通过徒手断铁水这样危险的实验得出的 , 而是一个我们每个人在家里都可以做的实验 , 只需要一个煤气灶 , 一口铁锅和一点冷水即可 。
莱顿弗罗斯特效应 , 搞懂它徒手接触铁水都不怕 , 那有没有更安全的实验可以弄清楚其中原理呢?
亚美尼亚的钢铁厂工人表演徒手断铁水的壮举 , 虽然通过莱顿弗罗斯特效应的解释 , 我们知道是手上湿润的水遇到高温气化 , 产生了保护膜 。 但是这种实验多多少少都有一些危险性 , 如果速度不够快 , 还是容易被高温灼伤 。
但接下来的实验就安全的多 , 就是将一口铁锅烧到通红 , 然后将少量的几滴水倒进锅中 , 此时的水滴不仅没有迅速沸腾蒸发 , 而且凝聚成几个滚圆的小水珠 , 在锅中不停的来回滚动 。 一些厨师展示的铁锅无油煎鸡蛋也是同样的原理 。
当水滴接触到炙热的铁锅底部时 , 由于温度很高 , 水滴的接触面会迅速蒸发气化 , 同时在水滴的下方形成一个薄薄的蒸汽层 , 厚度大概在0.1到0.2毫米之间 。 蒸汽层会将水滴向上托起与锅底隔绝 , 由于蒸汽的导热性能较差 , 所以温度也就很难再向上传导 , 进而导致水滴不会沸腾蒸发 。
徒手断铁水的道理也是一样 , 因为气化的蒸汽阻隔了热量的传导 , 从而保护了手掌 。 不过最早发现这个现象的并不是莱顿弗罗斯特 , 而是一位荷兰医生赫尔曼·布尔哈夫在1732年首次发现 , 他同时是一位植物学家 , 但当时他并没有给出有说服力的解释 。 直到1756年 , 另外一名德国医生莱顿弗罗斯特 , 通过深入的研究发表了《论普通水的性质》 , 来解释这个现象 。 所以这一现象后来就用他的名字命名 , 被称为莱顿弗罗斯特效应 。
推荐阅读
- 科学的尽头是神学?科学家发现阿卡西记录,证明宇宙是量子计算机
- 世界有“生老病死”
- 霍金为何想拿把枪崩了薛定谔的猫?
- 时间是什么?爱因斯坦认为:时间是人类的幻觉,其实根本不存在
- 量子力学为什么被称为最接近神的科学?你知道为什么吗?
- 关于引力速度的理论,爱因斯坦还是牛顿是对的
- 斥资2.6亿美元建造的“天眼”,却变为“垃圾站”,实在惋惜
- 爱因斯坦说“没有蜜蜂人类只能活4年”,这是真的吗?
- 科幻照进现实——科学家们建造了“婴儿”虫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