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14号飞船选择回家的时间和地点都很有讲究,太意外了


神舟14号飞船选择回家的时间和地点都很有讲究,太意外了


文章图片


神舟14号飞船选择回家的时间和地点都很有讲究,太意外了


文章图片


神舟14号飞船选择回家的时间和地点都很有讲究,太意外了


文章图片


神舟14号飞船选择回家的时间和地点都很有讲究,太意外了


文章图片


神舟14号飞船选择回家的时间和地点都很有讲究,太意外了


文章图片


神舟14号飞船选择回家的时间和地点都很有讲究,太意外了


文章图片


神舟14号飞船选择回家的时间和地点都很有讲究,太意外了


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 , 神舟14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 , 顺利将陈冬、刘洋和蔡旭哲三名航天员送入太空 。
三名航天员经过6个月的太空在轨生活工作 , 完成了一系列的科学实验和工作任务 , 顺利完成了国家太空实验室的建设工作 。

如今 , 神舟14号飞船的返回时间基本已经确定 , 定于北京时间12月4日20点左右返回东风着陆场 , 不过最终的返回时间还是以当天的确切时间为准 。
神州14号都执行了那些任务?
神舟14号飞船发射成功之后 , 三位航天员陈东 , 刘洋和蔡旭哲将在轨工作生活6个月的时间 。
据了解 , 神舟14号飞行任务是我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的第1次载人飞行任务 。 三位航天员将在密切地配合下 , 全面完成以天和核心舱 , 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为基本构型的天宫空间站建造 , 建成国家太空实验室 。

此外还要完成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十几个科学实验机柜的解锁和安装工作 , 最后还要利用问天实验舱的小机械臂进行3次出舱活动 。 太空授课已经成为神州飞船的固有模式 , 神舟14号的太空授课将会延续 , 三位航天员将给大家普及一些太空的基础知识和公益活动 。
航天飞船返回地球的全过程
我们平时所说的航天飞船 , 一般都是由三部分组成的 , 他们分别为推进舱 , 轨道舱和返回舱 。 当然我们的神舟14号飞船也是这样的设计 。
当航天器发射成功之后 , 他们在太空中是连接在一起的 , 也就是说推进舱、轨道舱和返回舱是连接在一起的 。

当航天器准备返回地球之时 , 推进舱和返回舱会主动脱离轨道舱 , 然后选择合适的角度进去返回轨道 。
返回舱在推进舱的动力作用和地球重力的双重作用下 , 速度极快 , 但这个时候还需要返回舱调整好“姿势” , 确保防热端朝前 , 为返回舱进入大气层做好准备 。
返回舱进入大气层之后是航天员最危险的时候 。 随着大气层的密度急剧增大 , 返回舱与大气层剧烈摩擦 , 表面形成了2000多度的高温 。 使得返回舱表面的防热材料发生电离 , 这个时候返回舱与外界地面之间失去联系 ,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黑障区 。

这个时候航天员甚至可以透过返回舱的舷窗看到外面高温的火苗 。
杨利伟乘坐神舟5号的返回舱返回地面时 , 在这个阶段就发生了一些意外 , 透过小窗杨利伟看到返回舱的玻璃发生破裂 , 值此生死危机之际 , 杨利伟凭借过人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坚持到了最后 , 为中国的航天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
航天员通过黑障区的时间一般不会超过5分钟 , 当返回舱距离地球40公里时 , 黑障现象就会消失 , 返回舱上的航天员就会与地面基地取得联系 。
等返回舱距离地面10公里时 , 返回舱会打开降落伞 , 抛掉防热大底 , 降落速度也会下降到3米左右 。

在距离地面1米时 , 返回舱会启动反推发动机 , 最终使返回舱安全着陆 。
当返回舱顺利着陆的那一刻 , 地面的搜救队伍也会第一时间赶到 。 确保航天员的生命安全和保护返回舱上的科研成果 。
神州14号为什么选择东风着陆场作为降落点?
我国现在的航天器着陆场主要有两个 , 一个是四子王旗着陆场 , 占地面积2000多平方公里 , 另一个是东风着陆场 , 占地面积是2万多平方公里 。 也就是说东风的面积几乎相当于10个四子王旗着陆场的大小 。

很多朋友都很纳闷 , 为什么不选择降落在面积更小的四子王旗着陆场呢 , 这样不是更利于搜寻工作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