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作为地球上的一代霸主 , 恐龙在地球上存在了长达1亿6千万年的时间 , 然而在大约6600万年前 , 恐龙的辉煌却戛然而止 , 化石证据表明 , 它们在短时间内就灭绝了 。
科学界普遍认为 , 导致恐龙灭绝的原因 , 应该是一颗直径约为10公里的小行星撞击了地球 , 并在地球表面留下了一个直径高达180公里的陨石坑 。 这个陨石坑位于现在的墨西哥尤卡坦半岛区域 , 被称为“希克苏鲁伯陨石坑” , 而这颗导致恐龙灭绝的小行星也因此被称为“希克苏鲁伯小行星” 。
那恐龙灭绝的那一天发生了什么呢?简单来讲就是 , 在6600万年前的某一天 , 闯入地球大气层的“希克苏鲁伯小行星”化身为一颗耀眼的光球 , 不久之后 , 它以大约20公里/秒的速度狠狠地撞上了地球表面 , 在撞击发生的一瞬间 , 小行星的动能得到了释放 , 随后引发了巨大的爆炸 。
撞击点附近区域海水被瞬间蒸发 , 大量的岩石也被熔化甚至是气化 , 大约有20万亿吨的高温熔融态物质被巨大的冲击力抛上了天空 , 不过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 , 它们中的绝大多数都不能逃离地球 , 于是这些物质就一边在大气层中高速飞行 , 一边持续降低高度 , 并最终化为炽热的“火雨”落在地球各处 , 进而引发了全球性的森林大火 。
另一方面来讲 , 在猛烈的撞击中 , 地球表面还发生了超级地震 , 其震级可达到里氏12级以上 , 这使得地球上多处火山出现猛烈喷发 , 更是引发规模巨大的海啸 , 沿海的陆地很快就遭到了滔天巨浪的侵袭 。
需要指出的是 , 以上所述并不完全是科学家的推测和想象 , 因为在过去的研究工作中 , 科学家早就已经在现代地球上发现了不少与之相关的证据 , 比如说一处在地下1500米发现的遗迹 , 就揭示了恐龙灭绝的那一天所发生的可怕的毁灭 。
此处遗迹隐藏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中北部的亚特湖地区的下方 , 在一次对亚特湖进行的3D地震波勘测工作中 , 人们发现在地下大约1500米处 , 存在着一种不同寻常的地层 , 看上去就像一条一条的“巨型波纹”一样 , 这与通常所见的海洋或河流沉积物所形成的地层大不相同 。
此次发现很快就引起科学界的注意 , 来自路易斯安那大学拉斐特分校地球科学学院的研究人员随后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 初步研究表明 , 这些“巨型波纹”可追溯到大约66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 , 而在它们的“长而不对称的一侧” , 有一个“斜坡” , 其倾斜的方向正好指向“希克苏鲁伯陨石坑” 。
进一步研究表明 , 这些“巨型波纹”的平均波长约为600米 , 平均振幅约为16米 , 研究人员认为 , 这种遗迹明显就是巨大的海啸在海底形成的特殊地形 , 而从它们如此巨大的规模来看 , 只有恐龙灭绝的那一天出现的超级海啸才能与之匹配 。
(图中的红箭头表示“希克苏鲁伯陨石坑”所在位置 , 五角星表示这些“巨型波纹”所在位置)
所以该研究的结论就是 , 在大约6600万年前“希克苏鲁伯小行星”撞击地球后 , 一场超级海啸席卷了墨西哥湾 , 而此次发现的遗迹中的那些“巨型波纹” , 其实就是当时的水流在大陆架区域所产生的 。
研究人员指出 , 当海啸波抵达位于现在路易斯安那州中部的浅水区域时还经历了一次“浅滩压缩”(shoaling compression) , 因此其浪高暴涨到上千米之高 , 尽管该过程会造成海啸波的速度降低 , 但其速度仍然超过了800公里/小时 。
(注:因为海啸波的周期在传播过程中是不变的 , 所以更浅的海域会导致海啸波的波长变得更短 , 同时也会导致海啸波的振幅变得更大 , 这个过程就被称为“浅滩压缩”)
据此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出 , 恐龙面对规模如此巨大的海啸时有多绝望 , 毫不夸张地讲 , 这是一场可怕的毁灭 , 在该区域沿海的广阔区域 , 所有的陆地生物都难以逃脱被这场超级海啸吞噬的命运 。
值得一提的是 , 尽管前面提到的撞击、地震、火山喷发、海啸威力巨大 , 但还不足以直接让地球上恐龙全部消失 , 实际上 , 真正导致恐龙灭绝的 , 其实是在此之后出现的“核冬天” 。
推荐阅读
- 金皮树的毒性有多大?看似普通,若不小心触碰能让人生不如死!
- 科学家发现,全球磁场强度下降9%,地球未来可能变成火星?
- 科学家实验用鸡复活恐龙,结果鸡长出恐龙脸,鸡真是恐龙的后裔?
- 人类文明进程被已外星人锁死?难怪物理学没有突破,爱是终极力量
- 质量超地球1500倍!300光年外的巨型行星,颠覆科学家认知
- 五十九年前人类差点灭绝
- “为了弟弟抛夫弃子”,女子攒钱只为弟弟买房,扶弟魔都望尘莫及
- 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更新了有史以来最具标志性的太空图像之一
- 恐龙灭绝!人类崛起!但我们的未来依旧面临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