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新冠防疫史,或将迎来大结局】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三年新冠防疫史 , 或将迎来大结局 。
根据澎湃新闻报道 , 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童朝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 近期的临床观察显示 , 奥密克戎的传播性比较强 , 传播强度要比原始株快 , 但它主要还是以上呼吸道的症状为主 。
童朝晖副院长进一步说:“很多患者不会产生高热症状 , 就是中、低热 , 还有嗓子不舒服 , 咳嗽等 , 主要集中在上呼吸道 。 ”
同时这位专业人士还指出 , 国内目前80%-90%甚至90%以上的患者都属于无症状和轻型患者 , 普通型肺炎的患者数不多 , 重型、危重型需要吸氧、高流量氧疗等治疗的患者更少 。
童朝晖认为 , 虽然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染性强 , 但实际上病毒的致病性和导致的住院率、重症率 , 包括病死率是很低的 。
可以说 , 以上的这些数据扎实地向我们大众阐明了一个观点:那就是随着奥密克戎毒性的进一步降低 , 三年以来的新冠防疫 , 或许真的要迎来结束 。
在这段澎湃新闻的采访中 , 童朝晖副院长的还有一些话也同样值得我们关注 。
例如 , 他说我们现在需要注意脆弱群体的防护 , 脆弱群体包括65岁以上的高龄人士 , 过去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慢性呼吸道疾病的群体 , 还有需要化疗的肿瘤病人等等 。
以下是他的一段原话摘录:
在童朝晖的这段话中 , 有一个重点 , 那就是“在核酸定点医院对患者的治疗并没有什么特别” , 这说明了什么?
比方说有的病人是来治心血管疾病 , 有的来治脑血管疾病 , 他之所以来到定点医院 , 而去不了综合医院 , 是因为核酸阳性 , 就都集中到核酸定点医院了 。 实际上在核酸定点医院对患者的治疗并没有什么特别 , 我们也会给他吃抗病毒药 , 更主要的是重点去关注他们的基础疾病 , 进行多学科的会诊 。
这说明了在医学界 , 对奥密克戎的认识 , 以及现有的一些数据都在说明一点 , 那就是我们对新冠病毒的认识 , 或许是应该调转方向了 。
第一财经也引述不具名传染病专家说 , 国内多地超95%以上的新冠感染者为无症状和轻症 , 病死率很低 , 在这样的情况下 , 继续按照甲类管理不符合当下的病毒特征 , 所以应该将新冠回归乙类管理甚至降级为丙类 。
如果真的这么做了 , 那么当下所有的新冠防疫措施 , 或许就将全部迎来结束 。
这可能是今年以来 , 最令大众感到振奋的一件事 。
不仅如此 , 就连新华社也发表文章称 , 疫情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走过 , 随着奥密克戎病毒致病性的减弱、疫苗接种的普及、防控经验的积累 , 国内疫情防控面临新形势新任务 。
该文章还说 , 在疫苗接种这一块 , 已经实现了全人群疫苗完全接种率超90% , 人们的应对能力在增强 , 这位继续优化完善防控举措奠定了基础 , 提供了条件 。
而我也相信 , 也许是明天 , 也许是1月份 , 我们可能又会迎来针对新冠病毒管理的新措施 。
而这一切 , 都是建立在如今新冠病毒感染群体数据透明的基础之上 , 这些数据向大众说明了病毒的致死率和重症率是如何一步步下降的 , 而疫苗的有效性又是如何帮助我们降低了重症率和死亡率的 。
有趣的是 , 就在我们这边针对本轮疫情提出了许多改善性的措施例如取消查验核酸阴性证明之外 , 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疾控中心本周一说 , 今年的美国季节性流感住院人数达到十年来的最高水平 , 截止目前已经夺走了14名年轻人的生命 。
美国说今年季节性流感已经夺走了14名年轻人的生命 , 而新冠病毒目前尚无一位“年轻人”因此而离世 , 这或许可以说明 , 在某种意义上 , 新冠病毒的死亡率或许已经和流感相当 , 甚至是低于流感 。
在过去的文章中 , 罗sir就多次说过 , 我们对奥密克戎的态度只取决于数据 , 也只能取决于数据 , 我们不能只盯着感染群体数量的增长 , 我们更应该看重奥密克戎感染者的重症率和死亡率 , 如果单单只看感染者 , 我们当然会感到恐惧 , 对新冠病毒感到害怕 。
推荐阅读
- 关于治理核酸检测乱象的几点建议
- 关于黔东南州凯里市、麻江县、施秉县、榕江县、黎平县、天柱县新增14例核酸检测阳性人员调查处置情况的通报
- 多地取消查看核酸证明!科学家们预测,2023年新冠大流行或结束?
- 就是不妥协!举报核酸检测不准被打断七根肋骨终身残疾,坚持举报
- 趣闻:1938年,美国一名女子因多次穿着休闲裤出庭,而被法官以藐视法庭罪判入狱。
- 哪怕外星人入侵,也挡不住人们做核酸的脚步
- 再见了,核酸阴性证明!我们只想过正常生活
- 核酸造假!举报人被打断七根肋骨,事情可能比想象中的还要恶劣
- 作为鸵鸟的个体:没有核酸检测,就没有危险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