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快车谋杀案》:一个人的残暴,一家人的毁灭,一群人的复仇( 二 )


但这人在知道他的大名后 , 凑上来自我介绍 , 说他叫雷切特 , 想请波洛做他的保镖 , 说他收到了恐吓信 , 有生命危险 。
价钱随便开 。
波洛先生拒绝了 , 说自己不缺钱 , 现在只接自己喜欢的案子 。
这个美国人讪讪而退 。
餐厅里的人很多 , 布克先生觉得很奇怪 , 说这个时节 , 怎么这么多人一起出来旅行 , 好像一股脑钻出来的似的 。
波洛先生和这个美国人的包厢相邻 , 当天深夜 , 他听见隔壁有叫喊声 , 但列车员去处理了 , 一会又安静下来 。
第二天早晨 , 这个叫雷切特的美国人久久没有起床 , 他的仆人去叫门 , 发现他已死去多时 。
他身中十二刀 , 刀口凌乱、有深有浅、有长有短 , 也不知道是哪一刀是致命伤 。
列车上有一个希腊医生 , 检查过后说这些伤口不是一个人造成的 , 可能是两人 , 有男有女 。
这个美国人的睡衣口袋里放着一个破裂了的怀表 , 时间定在1:15分 , 这是他的死亡时间吗?
案发现场还有一个烟斗清洁器和一块锈着H字母的丝质手帕 。
还有一截烧焦的信件 。
这是凶手不小心遗留下的吗?
发生了命案 , 本该请当地的警方来处理 , 但昨晚天降大雪 , 列车被积雪困在野外 , 动弹不得 。
当地警方一时无法赶来 。
列车公司的董事布克先生就委托波洛来调查 , 尽快解决问题 , 不然到时候可能会影响公司的声誉 。
波洛随即展开调查 。
一一询问包厢旅客 , 这些旅客来自不同的国家、不同的阶层、不同的年龄 。
他们都有两两不在场证明 。
问的越多 , 线头越多 。
布克先生都听晕了 , 理不出头绪 , 觉得简直像进了迷宫 。
与外界联系又中断了 , 不可能打电话或者发电报去调查核实这些人的真实情况 。
但波洛先生可是大侦探 , 他发现了蛛丝马迹 。
那截烧焦的信件 , 他用化学方法显现出了墨迹 , 发现了这几个字:黛西·阿姆斯特朗 。
据此确定了死者身份 , 雷切特是假名 , 他是那起惊天绑架案的主谋—卡塞蒂 。
寻仇的来了 。
03

复仇者是谁?
是从外面进来的?还是就在车厢内部?
聪明的波洛从旅客们的言行中发现了问题 。
谎言就是谎言 , 总有破绽和漏洞 。
比如卡塞蒂的助理听波洛先生说发现了一封提及阿姆斯特朗案件的信 , 他说:“可是 , 肯定” , 然后顿了顿 , 又说:“我是说—那个老头子太粗心了 。 ”
波洛先生察觉到了他的停顿 , 猜测他原本想说的是:“可是 , 肯定已经烧了 。 ”
那他要么是凶手 , 要么就是凶手的同伙 。
比如卡赛蒂的仆人说 , 他的主人坐火车时习惯服用一片安眠药 , 这可能是真的 。
但昨晚卡塞蒂会吃安眠药吗?
他的枕头下放着自动手枪 , 说明他感觉到了危险 , 非常紧张 , 正在加强戒备 , 怎么可能服用安眠药呢?
可他确实是在沉睡中被杀死的 , 那谁给他服用的安眠药?
只能是他的仆人或者助理 。
比如15号客房的阿巴斯诺特上校 , 他称呼10号客房的女士格丽塔·奥尔松玛丽·德贝纳姆为玛丽 , 这说明他们的关系很亲近 。
可上校说他们认识才几天 , 这显然不符合这一类英国人的习惯 , 就算是一见钟情 , 他们也会很礼貌的慢慢进展 , 绝不会仓促行事 。
所以 , 波洛推断他们早就认识 , 只是因为某个原因假装不认识 。
比如12号房的伯爵夫人的护照上有一个新油渍 , 恰好滴在她名字的首字母上 , 这是巧合吗?还是要掩盖什么?
她的真名到底是什么?
是海伦娜还是埃伦娜 , 如果是海伦娜 , 那那条刺有H子母的手帕就是她的 。
……
车厢里的12名乘客都有这样或者那样的纰漏 。
波洛先生抽丝拨茧 , 一点一点揭开了真相 。
复仇者不是1个 , 也不是2个 , 而是12个 。
他们都是阿姆斯特朗家的关系人 , 有受害者的母亲、妹妹、妹夫 , 有上校家曾经的仆人、司机、护士、家庭女教师、厨娘 , 以及小黛西保姆的男友、父亲等等 。
他们组成了一个复仇团队 , 每人都有分工 , 扮演不同的角色 , 每人刺了恶魔一刀 。
大仇得报 。
如果不是波洛先生火眼金睛 , 他们的复仇堪称完美 。
波洛先生该怎么做?
把真相告诉警方?
并没有 。
他隐瞒了真相 , 告诉警方说杀手伪装成列车员 , 从外面混进来 , 得手后跑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