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历史评价有哪些

韩非(约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33年) , 又称韩非子 , 战国末期韩国新郑(今属河南)人 。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家 , 法家学派代表人物 。那么韩非历史评价有哪些呢?
韩非1、司马迁《史记·老庄申韩列传》指出韩非“喜刑名法术之学 , 而其归本于黄老” , “韩子引绳墨 , 切事情 , 明事非 , 其极惨礉少恩” , “皆原于道德之意” 。《太史公自序》云:“韩非揣事情 , 循势理 。”
2、秦始皇见《孤愤》《五蠹》之书 , 曰:“嗟乎 , 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 , 死不恨矣!”
3、扬雄《法言》:或问:“韩非作《说难》之书而卒死乎说难 , 敢问何反也?”曰:“《说难》盖其所以死乎!”曰:“何也?”“君子以礼动 , 以义止 , 合则进 , 否则退 , 确乎不忧其不合也 。夫说人而忧其不合 , 则亦无所不至矣 。”或曰:“非忧说之不合 , 非邪?”曰:“说不由道 , 忧也 。由道而不合 , 非忧也 。”
4、司马光《资治通鉴》:“臣闻君子亲其亲以及人之亲 , 爱其国以及人之国 , 是以功大名美而享有百福也 。今非为秦画谋 , 而首欲覆其宗国 , 以售其言 , 罪固不容于死矣 , 乌足愍哉!”
5、司马贞:“刑名有术 , 说难极知 。悲彼周防 , 终亡李斯 。”
【韩非历史评价有哪些】6、毛泽东批注《史记·老子韩非列传》:韩非师从于荀子 , 战国时期法家的代表人物 , 他提出的“法治、术治、势治”三者合一的封建君王统治术 , 对后世影响很大 。
以上就是对于韩非历史评价有哪些的相关内容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