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火箭在海上“热发射”,14颗卫星鼠标一按就升空


中国火箭在海上“热发射”,14颗卫星鼠标一按就升空


文章图片


中国火箭在海上“热发射”,14颗卫星鼠标一按就升空


文章图片


中国火箭在海上“热发射”,14颗卫星鼠标一按就升空


文章图片


文/君剑
据环球网报道——12月9日 , 我国自主研发的新型火箭捷龙三号 , 已经在黄海水域成功实现了海上热发射 , 并以一箭14星的方式 , 将14颗卫星打包送入太空 。

(发射现场)
【中国火箭在海上“热发射”,14颗卫星鼠标一按就升空】此次发射任务 , 至少有3项国产黑科技值得一看——
第一 , 这是捷龙三号的第一次发射——捷龙三号是中国在长征十一号火箭的基础上打造的新型火箭 , 这种火箭的特点就是兼顾商业化、技术经济一体化 , 要求在控制成本的前提下 , 尽可能发射更多的低轨卫星 , 这一次捷龙三号首次发射 , 就实现了一箭14星 , 这已经充分论证了捷龙三号的存在意义 。

(发射现场)
第二 , 此次发射 , 前所未有地采用热发射 , 而且是在海上进行的 。 一般来讲 , 火箭都是陆上发射的 , 但是捷龙三号使用海上发射 , 这就填补了海上发射这一块的空白 。 而火箭的发射又有冷发射和热发射两种 , 冷发射是指火箭先被弹射到空中 , 然后再点火发射 , 这是为了尽量保护好发射平台 , 不过就会约束火箭的载荷水平 。 热发射则是直接点火 , 能够保证载荷 。 之前的火箭发射一般都是陆地热、冷发射 , 海上则是冷发射——而这一次捷龙三号就是海上热发射 , 同时还通过框式导向海上热发射方案 , 克服了稳定安全等方面的问题 , 可以说是创新性的成就 。

(捷龙三号)
第三 , 捷龙三号实现了技术的集成和操作便利化 。 以往发射火箭需要相对复杂的测发设备 , 操作流程较为复杂 。 而捷龙三号走的是简约风格——这套火箭发射系统没有太多额外的装备 , 控制火箭发射的仅仅是一台笔记本电脑 , 只要工作人员按照发射指令点击鼠标 , 火箭就这样一飞冲天了 。

(捷龙三号)
现在捷龙三号已经能够实现5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运载1.5吨载荷的能力 , 未来使用国产500吨级固体发动机的捷龙四号火箭 , 同等条件运载能力还可以提升到2.5吨 。 从捷龙三号的表现 , 可以看出我国不仅实现了在海上发射火箭 , 而且还可以高效地进行热发射 , 技术的组合无疑创造了更大的成就 。
而在捷龙三号发射之前 , 国产固体运载火箭快舟十一号 , 也已经执行了一次发射任务 , 这一次发射是为了将行云交通VDES试验卫星送往太空执行任务 。

(快舟十一号发射)
相比较捷龙三号 , 快舟十一号是陆上发射 , 但也有自己的特色——快舟十一号是车载的火箭方案 , 实际上是一种快速的发射手段 , 其意义是在有急迫需要时 , 可以迅速装配卫星 , 并利用火箭直接送入太空 。 快舟火箭经历23次的发射 , 目前技术已经非常成熟 。 快舟十一号在7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的运载能力也已经达到1吨左右 , 这一载荷能力已经能够满足很多发射任务的要求 。

(国产火箭发动机)
可见 , 中国在传统火箭发射方案的基础上 , 已经发展出多样化的火箭发射方案 , 既有陆地车载 , 又有海上发射 , 而且还针对不同需要 , 开发出不同的发射技术——实际上这是一个火箭技术的完善过程 , 有助于确立多元化的火箭发射体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