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来打个比方 , 比如你是个应酬比较少的上班族 , 总会在下班回家的路上计划好晚餐要炒的菜 , 恰好在今天下班回家的路上想到了上次买的鸡蛋还没吃 , 于是你心里想着在回家的路上买上几个西红柿 , 到了家炒份番茄鸡蛋解决今天的晚饭 。
可不知怎的 , 在开车途中你错过了经常买菜的那家超市 , 于是只好选择下面那家你从没去过的小超市 。 随后你发现同样价格的西红柿 , 无论是新鲜程度还是你在意的其他什么条件都比原来那家要好的多 , 尤其老板的服务态度 , 面带微笑不说 , 临了还给你抹了个零 。 在这种情况下你下次买菜会不会再去之前那家买菜呢?我想你肯定不会再去之前那家买了 , 至少在今天这家小超市里让你满意的这些种种条件还没降低到比之前那家还低之前你肯定不会再去了 。
你看 , 人们对和自己息息相关的事情上做出的选择 , 在他们的认知范围内总是不偏不倚的利于自己 。 即便人们以前的选择可能不是最佳选项 , 但在他们意识到这点的那一刻总能纠正过来 。
我们再来看看一则薛兆丰老师在他经济学课程讲到的反面例子 , 说有一天他在华盛顿的一家中餐馆吃饭 , 无意当中听见厨师们的聊天内容 , 其中有一位厨师说他压根不相信地球是圆的这件事 , 还质疑说如果地球是圆的 , 那就像是鸡蛋 , 是谁站在鸡蛋下面呢?接着薛兆丰老师讲到 , 说他听到这样的言论后非常惊讶 , 惊讶的是公元2000年以后的世界竟然还有人怀疑地球是圆的这个观点 , 我读到这里也同样惊讶 。 紧接着他给出了他的观点 , 说这其实也不奇怪 , 因为地球到底是不是圆的这件事 , 对这些厨师的生活不会造成任何影响 。 他们在这些问题上的非理性可能才是理性的 。
有没有发现 , 很多观点只要加上个相对这个词 , 基本上都可以成立 , 而且可信度极高 。 就像上面薛兆丰老师说的最后那句非理性可能才是理性 , 在我看来其实就是个相对性的转变 , 而转变后的观点也仍然很在理 。
【理性与不理性有没有明确的分界点?】再回到本章题目 , 相信很多人可以轻而易举的给出自己的答案 , 而且是能被大部分人认可的答案 。 我们身边发生的很多事情 , 在我们不去细想的情况下很难判定自己是否出于理性的考量去做的选择 , 但深究起来我们确实做过理性的考量 , 无论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 。 至于这个理性与否的分界点 , 它在于事情本身对于主题多方面的影响程度的正负高低 。 正且高 , 那就是理性的 。 负且低那就有可能是非理性 , 但对于主体来讲是理性的非理性 。
推荐阅读
- 40岁阿姨总结出4条“省钱法则”,5年攒够30万,网友:是个狠人
- 海洋中诡异的“荷包蛋”
- 回顾 妻子“不忠”视频遭疯传,丈夫自觉颜面扫地,称脸都丢尽了
- 做采耳工作的媳妇和老公结婚33天,流产带彩礼和金银首饰跑了,靠送外卖、做厨师的老公,花51万的婚礼被骗子光了
- 广东:情侣在大街上大打出手,知情人:旁边是男的新欢
- 职场软霸凌!深圳女子因为带饭,被同事孤立了!
- 熊孩子超市摔坏一盒鸡蛋,营业员要求3倍赔偿,妈妈的做法超明智
- 20年老人在超市偷拿两鸡蛋被拦猝死,儿子索赔38万,法院怎么判?
- 城里小伙回村吃席,吐槽饭菜跟城市酒席差距太大,网友:你不懂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