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宜昌|1909年的湖北宜昌,外国人眼中“巴风楚韵,荆楚山水”的夷陵古城】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这是一组拍摄于1909年的湖北宜昌的老照片 , 宜昌 , 古称夷陵 , 位于湖北西南部、长江三峡的西陵峡口 , 因“水至此而夷 , 山至此而陵”而得名 , 素有“三峡门户”、“川鄂咽喉”之称。 清朝时取“宜于昌盛”之意改称“宜昌” 。 宜昌历史悠久 , 据史书记载 , 宜昌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 。 宜昌是巴楚文化的发祥地 , 史书上称“上通巴蜀、下引荆襄” 。
下面的这组老照片来自于来华进行考察的外国摄影师 , 这些一百多年前的老照片展现了昔日的宜昌的样子 。
1909年的宜昌点军龙门洞 , 龙门洞即现在的石门洞 , 位于宜昌城西南的筐覆山 , 因洞口原有两石如门 , 故名石门洞 。 石洞中一水潭 , 水清如镜 , 不盈不涸 , 冬温夏凉 , 有“龙潭仙揪”之称 。 传说道教始祖张三丰在复入武当之前 , 曾来此修炼 。
1909年的宜昌笔架山 , 远远望去 , 笔架山雄伟壮丽 , 葱茏峻拔 , 逶迤奇险 , 风光秀丽 。
1909年的宜昌港 , 几艘满载着货物的木桅船正穿越三峡 。 远处的江面上 , 行驶着一艘冒着浓烟的火轮船 , 不知道是否是西方列强国家的货轮 。 清末时期的火轮船大多数是进口自国外的货轮 , 国内自制自产的火轮船很少 。
1909年的宜昌 , 一艘停靠在岸边的民船 , 船上站着两个船民 , 这些生活在船上 ,从事水上运输 , 以船为家的人被称为船民 , 船就是他们的全部家当 。
1909年的宜昌 , 一个正在房车前织布的妇女 。 现在在超市或者布店里会经常看到卖老粗布的 , 老粗布又名老土布、手织布 , 是一种纯棉手工纺织品 , 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 这种老土布是用原始的纺车和织布机一梭一梭精心编织而成的 。 照片中这个妇女用的就是当年的纺车 , 纺线车纺织出来的线是老粗布的原始材料 。
1909年的宜昌城内 , 街边卖菜的菜贩 。 宜昌城背山面水 , 城门绝大多数开在江边 。 清末时期的宜昌 , 码头贸易繁盛 , 会馆、戏院、客栈、书院、祠庙等鳞次栉比 , 宜昌城的繁华如梦如幻 。
1909年的宜昌 , 一处古色古香的祠庙 , 从照片中可以看出这座建筑金碧辉煌 , 飞檐画栋 , 非常精致 。 侧门的墙壁刷着石灰 , 两处镶嵌的门匾分别为“远眺望”和“壮观” 。 宜昌的读者是否知道这是什么地方?
1909年的宜昌 , 郊外的一处山坡 , 一座看上去巍峨高大的砖坊 , 这里应该是一处显赫人家的墓地 。
推荐阅读
- 赌球输红眼盯上女网友,宜昌警方快破抢劫案
- 陆游|中国唯一悬崖岩洞餐厅,因陆游在此煮茶而得名,原味肥鱼特别好吃
- 男子不顾家人,反对倒插门,18年后妻子,出轨改嫁,他照顾岳父母20年
- 8.88元买偶像签名照?一个月敛财200多万……
- 宜昌|红叶纷飞洋湖沟,画家采风好场地,犹如桃花源般的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