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个秘制大陀螺,操控中国空间站:不点火就能动,全球仅三国能造( 二 )



(开普勒望远镜动量轮故障 , 只能消耗燃料调姿 , 寿命大减)
由于太空环境的恶劣 , 国外航天器动量轮失效的不在少数 , 很多重点工程 , 比如开普勒望远镜 , 就因个别动量轮故障 , 导致昂贵的设备只用了几年就要被迫退役 。
动量轮并非替代使用燃料的姿态控制发动机 。 它控制能提供的扭矩较小 , 所以假如空间站需要较大幅度的姿态变化 , 动量轮将无法满足要求 , 此时可以启动姿态控制发动机 。
而且动量轮也只是实现物体的姿态变化 , 并不能改变飞行速度 , 所以还是有局限性 。
【打造太空动量轮 , 全球仅三个国家有这技术】
在研发历程中 , 中国首先投入轨道应用的是200牛米秒控制力矩陀螺 。 2011年 , 天宫一号成功入轨 , 它配置了6台这一型号的力矩陀螺 。 其在轨成功的应用 , 竖立了中国空间控制技术的一个全新里程碑 , 这也令中国成为全球第三个掌握这一控制技术的国家 。

(200牛米秒控制力矩陀螺)
此后 , 中国陆续研制了角动量范围覆盖0.1牛米秒到1500牛米秒的动量轮 , 实现了覆盖中国各级别空间飞行器姿态控制的需求 , 完全自主的掌控了这一领域 。 新一代的动量轮精度高、响应快、寿命长、可靠性高 , 为此后的大量航天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