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上说,常识都不科学。


理论上说,常识都不科学。



据英国人类学家邓巴估计 , 我们至今能够维持紧密人际关系的人数上限 , 也只有150个而已 。
当我们需要做决策的时候 , 我们考虑的往往是周边具体的事和具体的人 , 尤其是根据潜移默化养成的“常识”判断做决策 。
一个经常酗酒的男人 , 肯定是个不负责任的人;一个不负责任的人 , 孩子肯定教育的不好;一个学习不好的孩子 , 将来肯定没出息…
一个夫妻恩爱的家庭 , 肯定有个好男人;一个好男人 , 工作肯定尽责尽职;一个工作任劳任怨的人 , 肯定会受老板器重…
我们经常会这样判断一个人 , 因为这符合我们传统真善美 , 假恶丑的传统观念 。
只要这个人是好人 , 他的家庭肯定是幸福美满的;只要一个人是坏人 , 他肯定各方面都是一地鸡毛 。
01.中国人的潜意识
世代定居的传统中国社区的本质是熟人社会 。 在熟人社会中 , 我们做事不是靠商业和法治 , 而是靠道德和礼治 。
这种家丑怕外扬的情结 , 就是中国人的潜意识 , 我们通过日常潜移默化的家庭教育 , 就能大体分辨什么人更值得信任 。
我们肯定不会借钱给一个平日里偷鸡摸狗好吃懒做的人 , 我们无法拒绝一个家中老母病重的普通小学教师的请求 , 因为谁的违约风险更小 , 一目了然 。
02.现代社会的复杂性
现代社会与古代社会最大的不同 , 是人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复杂 , 一个人的能力和潜力不仅体现在一个人的学历和专业 , 更多展示在TA的为人处世和调动周边资源解决问题的本事 。
资源有限 , 时间总是不够用 , 我们不得不在生活中做出各种取舍 , 而很多烦恼恰恰来自不愿意或者不知道取舍 。
是考研还是尽快找个好工作?是找一个爱自己的人还是找一个自己爱的人?是先成家还是先打拼事业?每个人的选择都不一样 。
03.常识不一定科学
【理论上说,常识都不科学。】以下这四件事是许多人想要的:(1)用纯天然方法种植的有机农业;(2)保护环境;(3)取消人口控制;(4)让每一个人都吃饱穿暖 。 可是这四件事不可能同时做到 , 你必须放弃一个 。 怎么选?
貌似我们天生就觉得纯天然就是好的 , 追求绿色农业应该是全人类的共识和常识 , 但是用科学发展观看问题 , 结果往往是反常识的 。
选择了有机农业 , 虽然理论上保护了环境 , 但是大面积的减产 , 可能会让很多人挨饿 , 人口就会锐减;选择使用化肥农药 , 虽然理论上是破坏了环境 , 但是带来了农作物的丰收 , 迎来了人口爆发 , 让每个人都能吃饱了 。
写到最后
我们在一个复杂的现代社会 , 在潜移默化的家庭和社会关系的影响下 , 我们会形成一些常识性的观念 , 有对的 , 也有错的 。
当我们遇到选择的时候 , 我们很难不依靠潜意识的旧经验做判断 , 但是要尽可能的多问问自己:常识真的对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