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中科院再创新突破,成功将二氧化碳变成汽油】

消息一经传出 , 立刻就引起了网友们的广泛关注 , 但在许多人赞扬中国再次创造了一个黑科技的同时 , 也出现了一些不同的声音 , 认为这样的消息只不过是在哗众取宠罢了 。
而网友会出现这样的看法 , 其实也是情有可原的 , 毕竟在人们的认知当中 , 石油一般都是动植物的尸体 , 在地下经过数万年的埋藏后 , “发酵”形成的 , 因此用二氧化碳合成汽油的说法 , 无疑是不现实的 。
加之在之前的时候 , 浙江青年汽车就曾宣布过这样一条消息 , 他们表示自己已经掌握了水变氢的技术 , 但最后却被相关机构证实 , 这只不过是一项彻头彻尾的忽悠技术 , 因此许多人对此感到怀疑是十分正常的 。
但实际上这一技术早在2017年的时候 , 就已经处于研发状态了 , 其生产的原理则是将二氧化碳和氢气 , 以一定的比例进行混合 , 然后再加入一种名叫“Na-Fe3O4/HZSM-5”的多功能复合催化剂 。
而这种催化剂 , 则是由中科院特别研发 , 是气体变成液态汽油的关键 。
从一开始的实验室小试牛刀 , 到后来大规模成吨的试验 , 中科院一共用了五年的时间 。
目前这种催化剂的效果 , 已经可以让二氧化碳和氢气转化为汽油的概率 , 达到了95% , 基本上实现资源的全面利用 , 而这一项技术也被《自然·通讯》杂志专门做了一篇文章 , 对其进行了表彰 , 更是被选为有关研究的亮点文章 。
同时根据科研人员的透露 , 用二氧化碳制取的汽油 , 是有着许多的好处的 。
首先就是二氧化碳作为温室效应的源头 , 如果能够将其回收并制成汽油 , 这样就可以做到循环利用 , 对于发展绿色环保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十分有利的 。
其次就是作为一种可以替代化石燃料的可再生燃料 , 二氧化碳制取的汽油 , 在一定的程度上 , 能够减少社会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 同时也可以促进循环经济的健康发展 。
最后就是该技术的研制成功 , 还可以为间歇性的可再生能源 , 诸如风能、太阳能、水能等的利用 , 开辟出一条全新的途径 。
那么这个时候问题就来了 , 如果中科院的这项技术 , 可以成功的普及 , 对于如今高昂的油价来说 , 岂不是一件幸事?
话虽然是可以这样去说 , 但实际上这样的一个设想 , 如今是没有办法实现的 , 之所以无法实现 , 主要是有以下几个原因的 。
首先就是成本的问题 , 要知道在二氧化碳合成汽油这一过程中 , “多功能复合催化剂”的制造成本 , 是排在所有原料之上的 , 加之不论是二氧化碳还是氢的制备成本 , 也都是比较高的 。
这个时候也许有人就会说 , 人类每天释放出这么多的二氧化碳 , 制备成本怎么可能会高呢?
实际上虽然空气当中的二氧化碳很多 , 但如何把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跟其他物质分离出来 , 去得到纯正的二氧化碳 , 也是需要花费很大的成本 。
这也就导致当黑科技汽油上市后 , 不但不会比普通汽油的价格低 , 甚至还会变得更高 , 这样对于我国的油价来说 , 无疑是起不到任何的作用的 。
其次是适应的问题 , 目前二氧化碳加氢这种黑科技汽油 , 还没有正式的投入市场使用 , 因此无法保证在使用它的时候 , 到底会不会出现问题 , 因此就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去进行实验和改进 。
最后就是推广的价值并不高 , 因为二氧化碳汽油并非真正的新能源 , 而是利用温室气体转化成化石能源 。
这也就导致在燃烧二氧化碳汽油后 , 仍旧是会带来一定量的碳排放的 , 虽然能起到碳中和的效果 , 但是全球面对日益增长的人口总量 , 二氧化碳汽油的作用依然捉襟见肘 。
由此我们就不难看出 ,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 , 未来所使用的主流能源 , 还是会以清洁能源为主的 , 因为这才是改善如今全球变暖情况的最佳选择 , 但将二氧化碳汽油 , 作为在发现新能源之前 , 去过渡使用的方式 , 无疑是意义重大的 。
推荐阅读
- 河南小伙用塑料布自制“保温房”,便宜好用,网友:小心中毒
- 金星是太阳系的第二大行星,也是离太阳最近的行星
- 价值3000万的航天服,究竟贵在哪儿?
- 青藏高原冰川发现多种新病毒,全球变暖冰川融化,可能会释放未知病毒
- 全球变暖加剧!北极大火频繁发生,难以扑灭,这是怎么回事?
- 冬去春来!火星上的直升机破纪录飞行,祝融号火星车也该苏醒了
- 200万年前的DNA首次被鉴定出来,开启了进化史的新篇章
- 全球变暖真是骗局?南大洋吸碳量比排放量还多5。3亿吨,科学无法解释
- 我在地球有棵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