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送走了一个


终于送走了一个


文章图片


终于送走了一个


文章图片


终于送走了一个


文章图片


终于送走了一个


作者:凤来仪
昨天就知道了这个消息 , 从今天0点开始 , 行程卡正式停用 。

于是为了留个纪念 , 我赶紧打开小程序截了一张图:

不得不感慨 , 这玩意是真的准 , 我这七天里确实去过这三个地方:苏州、南京以及上海 。
朋友圈也为这个事刷屏了 , 比较温柔的说法是:走好 。 比较简短粗暴的评论就就一个字:滚 。
当然 , 这个简短的评论有点情绪化 , 凭心而论在疫情之初能帮助流调的行程卡是有作用的 。
估计很多人没注意到行程卡的开发机构——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

1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机构呢?
查了下 , 发现是国家部委下的研究机构: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 前身为邮电部邮电科学研究院(始建于1957年) , 1994年正式组院 , 现为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科研事业单位 , 是国家在信息通信领域(ICT)最重要的支撑单位以及工业和信息化部综合政策领域主要依托单位 。
怪不得能获得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广电和中国移动的鼎力支持 。
通过天眼查可知 , 中国信通同时也是一家高科技企业 , 开办费来自财政和事业收入 。

我之前问过软件业行的朋友 , 像行程卡这样几乎全民在用的软件 , 维护费用是个什么水平 。 他告诉是我这是个海量数据处理 , 光是服务器就需要非常大的规模 , 维护费用是天价 , 他无法做出准确预估 。
既然国家的防疫大政策有所转向 , 那么再花天价维护费整这么个玩意就没多大必要了 , 还不如尽早下线 , 将有限的资源用到更有价值的地方去 。
2
在微博相关话题下面 , 我看了下点赞比较排前的是这些:

看得出来 , 虽然这个卡那个码在疫情防控期间 , 起到了一些作用 , 但对很多常出门的人来说 , 他们的存在确实是一种折磨 。 有一位网友的回复 , 更是让我心有戚戚焉:查码的时候 , 那些人高高在上的姿态和眼神口吻 , 活生生像在拷问犯罪嫌疑人 。
是的 , 一个用于流调的科技产品 , 在某些地方某些人手上 , 变成了一种权力 , 这可能就是“身怀利刃 , 杀心自起”吧 。
关于这一点 , 我想大车司机们的感受 , 要更加刻骨铭心一些 , 毕竟光是因为隐瞒行程卡而被处理的货车司机 , 就不知道有多少了 。
大车司机们遇到的共同问题是 , 因为想进入送货城市 , 使用了不同的手机里带的行程卡“蒙混”过关 , 结果被发现后直接被立案 , 有些甚至进入了司法程序 。

三年来关于大货车司机的悲苦和无助想必大家也看了很多 。
有的地方出于对大货车司机的“人道主义关怀” , 面对途经自己辖区的司机直接采取车门车窗贴封条举措 , 严禁他们下车 , 即便是吃饭、撒尿这些行为 , 也得在逼仄的车厢内解决 , 友善一点的会准备几包方便面矿泉水 , 或者一个夜壶 , 不友善的连这些都没有 。
实事求是地说 , 使用多部手机隐瞒行程的群体绝非只存在于大货车群体 。 在很多行业 , 一个手机不行再换一个手机 , 已经成为应对一些防控措施的公开秘密 , 用他们的话来说 , 是“特殊时期 , 没办法” 。
也就是说 , 行程卡这个东西 , 其实只对压力还没上升到不突破就得饿死的人群有效 , 对那些有强烈跨区域工作需求的人群 , 他们总能想出破解之法 。
而且面对法律 , 他们也只能选择听天由命 , 到了这个地步 , 防疫措施也好 , 行程卡也罢 , 做出调整就真的很有必要了 。 否则 , 无论从司法的理论层面 , 还是在实践层面 , 都会出现各种自相矛盾的问题 。
3
对大家热议的 , 下一个是不是应该停用健康码 , 我想即便出于成本考虑 , 退出历史舞台的时间也应该不长了 。 中国人在不久的未来 , 应该能摆脱到哪里都要扫码的窘境 。
那么有人说了 , 国家保护了大家三年 , 这些东西总还是有功劳吧 。 前面说了 , 这些高科技工具对于流调确实有帮助 , 能够确定一个人的行程和轨迹 , 但这种大杀器也很容易被人滥用 , 无论是各地的层层加码 , 还是某些基层人员甚至志愿者用这些东西来刁难老百姓 , 在实践中都屡见不鲜 , 他们这样做不仅毒化了社会空气 , 而且危害了法治中国的建设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