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青藏高原作为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 , 而青藏高原的大部分地区就在西藏 , 尤其是西藏的阿里地区 , 这里是喜马拉雅山脉、冈底斯山脉、喀喇昆仑山脉等山脉相聚的地方 , 被称为“万山之祖” , 平均海拔也是西藏青藏高原最高的区域 , 所以这里又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屋脊” 。
西藏除了有众多高海拔的山脉外 , 境内的水资源也非常的丰富 , 拥有着约3700个淡水湖泊 , 总面积达3700平方公里 , 咸水湖315个 , 总面积约为1.68万平方公里 。 在如此多的咸水湖中 , 以色林错湖的面积最大 , 它是我国第二大 , 西藏第一大咸水湖 , 面积为2391平方公里 , 而仅次于色林错的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纳木措了 , 纳木措位于西藏中部 , 整个湖呈不规则的长方形 , 东西长70公里 , 南北宽约30公里 , 总面积1961平方公里 。
纳木措的蓄水量高达768亿立方米 , 湖最深处可达120米 , 湖水清澈 , 经常能够看到大型鱼群在其中游动 , 根据西藏水产局的估算 , 纳木措年可持续鱼产量可达2000吨 。 但是 , 尽管如此 , 湖中的鱼类依然是“土著鱼类” , 到目前为止没有开发利用渔业养殖 ,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
纳木措的鱼类资源纳木措在藏语中是天湖的意思 , 它与羊卓雍错、玛旁雍错并称为西藏“三大圣湖” 。 纳木措之所以能够成为咸水湖 , 与它封闭式湖泊的特性有很大的关系 , 它的水补充主要来自于降水以及冰川和雪山融化 。
但是 , 由于这里的旱季长达半年(11月到次年5月) , 而且年光照时间超过65%以及全年风大 , 所以湖水蒸腾量是很大的 , 这使得湖水的盐度不断的上升 , 最终形成了咸水湖 。
虽然从年可持续捕捞量上看 , 纳木措的鱼类资源应该是比较丰富的 , 但其实 , 在这个大湖里鱼种类是非常匮乏的 , 只有两种鱼:纳木措裸鲤以及异尾高原鳅 , 这两种鱼以纳木措裸鲤的鱼获捕捞最大 , 占比约91.46% , 异尾高原鳅仅占不足9% 。
【西藏|纳木错湖年产鱼2000吨,为何到如今也无人开发?】其中纳木措裸鲤是鲤科裸鲤属下的鱼类 , 也是我国的特有种 , 仅分布在西藏纳木措 , 这是一种中型的鲤科鱼类 , 体长平均28厘米左右 , 最大体长38厘米 , 是纳木措中最主要的经济型鱼类 。
而异尾高原鳅是鳅科高原鳅属的鱼类 , 高原鳅是高原地区许多水体中主要的优势鱼类 , 只不过 , 相比较而言 , 它们的体型比较小 , 平均体长在7厘米左右 , 属于底栖型鱼类 , 由于体型小 , 经济价值并不高 , 所以在纳木措渔获捕捞中占比较小 。
那么 , 两种鱼为何能达到2000吨的年捕捞量呢?这其实与人为的打扰比较少有很大的关系 。 首先 , 纳木措所在的位置本身就离居民区比较远 , 其次 , 纳木措在西藏属于圣湖 , 而在当地极少有人会去圣湖中捕鱼 , 最关键的一点是西藏主要以游牧为主 , 对鱼的需求量是相对比较小的 , 因此 , 综合这三个因素 , 使得纳木措虽然只有两种鱼 , 但也达到了鱼群随处可见的效果 。
如此大的湖为何不发展渔业?提到冬捕 , 大家首先想到的应该就是查干湖冬捕了 , 每年的冬天 , 仅仅是从查干湖捕捞上来的鱼就有超过300万斤 , 这个数字与西藏水产局估算的纳木措的年捕捞量差不多 , 但是查干湖的面积只有345平方公里 , 蓄水量约为6亿立方米 , 比起拥有着1961平方公里的面积以及768亿立方米蓄水量的纳木措显然小了太多 。
由此可见 , 纳木措是有发展渔业的潜力的 , 但到目前这里 , 这里从未被开发过 ,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我们从下面五个方面来说一下 。
推荐阅读
- 川藏公路|“天路”川藏线上废弃的汽车,为何没人敢捡?当地人:你捡个试试
- 西藏|游弋锦江上 围炉煮茶香
- “西藏冒险王”王相军:为冒险和家人失联9年,29岁掉入冰河身亡
- 高原|高原宫殿/热带度假区-乐高优秀MOC作品日赏【vol.316】
- 如果空间站无人值守,它会被偷或者被钻孔吗?我们早有防备
- 丈夫沉迷画中女子,妻子吃醋拿去鉴定,专家:你可知画上是谁?
- 藏南|藏南地区的人口为何越来越多?
- 骑行|有100多万粉丝的旅游博主徐云执意冬季骑行东北,粉丝苦劝无果
- 西藏|你有多久没有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了?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