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如果我告诉你 , 所谓的因果顺序根本是不存在的 , 不是过去决定了未来 , 而是未来决定了过去 。 不仅如此 , 瞬移、穿越、改变历史、预言未来都不是科幻 , 而是可以被实现的 。
你会不会觉得我疯了?
波粒之百年战争
我们把时间推回到大约350年前 , 1678 年 法国科学院里的一次激情演讲 , 引发了一场此后持续300多年的著名争论——“波粒之争” 。
演讲者是 , 荷兰物理学家、天文学家、数学家克里斯蒂安.惠更斯(Christiaan Huygens) , 而这场争论的主题是“光究竟是什么” 。 当时大家都知道光很奇妙 , 它照亮了人们眼中多彩的世界 , 但却摸不到 , 没有气味也没有重量 。
它就像凭空诞生一样 , 可以一下子充满整个空间 。 很长一段时间里 , “光的本质”都是困扰着科学家们的一个难题 。
这场关于光的激烈争论 , 分为了以牛顿为代表的“粒子派”和以惠更斯为代表的“波派” 。 牛顿认为光就是一种微粒流 , 光子可以被想象成一颗颗光滑的小球 , 从光源飞出 , 笔直地射向远方 。 但惠更斯却对牛顿的“微粒说”持反对意 。
他认为 , “微粒说”在解释光的干涉、衍射等现象时极为勉强 , 于是便提出了光的“波动说” , 认为光实际上和水波、声波一样 , 是一种机械波 。
这就是1678年 , 惠更斯在在法国科学院的那次演讲的主要内容 。
1690年 , 惠更斯还出版了《光论》一书 , 详细阐述他的理论 。 惠更斯的简历虽然牛X , 但抵不住牛顿当时已经物理学界封神的人物了 , 所以绝大多数学者都选择追随牛顿 , 这使得“粒派”在整个18世纪的争论中占尽上风 。 波粒之战的第一轮 , “粒派”完胜 。
时间来到了19世纪初 , 1807年 , 事情出现了一个转折 。 著名的科学家托马斯·杨(Thomas Young)设计了一款实验 , 来验证光究竟是粒子 , 还是波 , 这就是双缝干涉实验的最初版本 , 杨氏双缝干涉 。
要说这托马斯.样简历也非常硬核 , 他的跨界能力简直让人匪夷所思 , 精通力学、数学、光学、声学、流体动力学、船舶工程、潮汐理论 , 还涉猎语言学、动物学、考古学、文字学 。 同时 , 他还是一个擅长骑马和耍杂技走钢丝的医生 。
老杨被誉为“这个世界上最后一个什么都知道的人” , 这样的评价对他来说也
老杨设计的杨氏双缝干涉实验很巧妙 , 他用经过一个小孔的光作为点光源 , 再让点光源发出的光穿过两道平行狭缝后 , 投射到屏幕上 。
如果光是粒子 , 那么光子就会像机枪发射出的子弹一样笔直地从两条狭缝中穿过 , 屏幕上留下的一定是两道光斑 。 但如果光是波 , 那么光穿过两道狭缝时 , 会形成 2 个波源 。
他们震荡交汇 , 和水面上的涟漪类似 , 波峰与波峰之间强度叠加 , 波峰与波谷之间正反抵消 , 最终屏幕上会出现一道道的斑马线 ,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干涉条纹 。
实验结果是 , 斑马线出现了 。 老杨的实验给科学界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 也是惠更斯早年提出的光的波动理论的最好证明 。 波粒之战的第二局 , “波派”胜 。
如今我们都知道了 , 这两派谁都没说错 , 光既是波 , 也是粒子 , 这就是光的“波粒二象性” , 是由法国物理学家路易.德布罗意(Louis de Broglie)在1924年提出的 。
不仅仅是光子 , 自然界所有的粒子或者量子 , 比如电子、原子都同时具有波和粒子的双重性质 。 至于什么时候是波 , 什么时候是粒子 , 我们稍后再说 。
老杨于1829年去世了 , 但他万万没有想到 , 此后的几百年里 , 科学同僚们拿着他的版权 , 对他的实验进行了各种二次创作 , 每一次都产生了意想不到的灵异效果 。
进阶一:光子的分身术
1909年 , 英国物理学家杰弗里.泰勒爵士(Geoffrey Taylor)对杨氏双缝干涉实验进行了改进 , 他极大的降低了实验光源的强度 , 使得光源每一次只能发出一个光子 , 可以把这个想象成光子机枪的点射模式 。
由于光子是一个一个发出的 , 实验进行的很慢 , 隔了很长一段时间后 , 泰勒再去看屏幕 , 结果意想不到的一幕出现了:屏幕上依然产生了干涉条纹 。
等一下!我们明明是一个一个把光子发射出去的啊!单个光子要么穿过左缝、要么穿过右缝 , 它是怎么 , 又是和谁发生干涉的呢?难道光子是孙悟空 , 还会分身?不但分身了 , 还能跟自己的分身发生关系?
推荐阅读
- 薛定谔的猫到底是什么梗?为何一会死一会活,一会既死又活?
- 病毒的终极目的是什么?科学家给出终极答案
- 人类只战胜过一种病毒!
- 世界上真有龙?想起当年的一次神奇经历,天空出现了龙,永生难忘
- 吴立峰:中医做法最好!科学研究表明,新冠病毒只是一段信息复刻
- 疫情是世界末日?是老天爷惩罚人类?网友:建议多读点历史书!
- Artemis首次任务成功得到广泛赞誉,今晚将是全球科学家的不眠夜
- 21岁开始瘫痪,终日在轮椅上度日,霍金的三个孩子都是怎么来的?
- 时间旅行可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