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综述
对于地球上的所有生命而言 , 氧气都是最为重要的一种气体 , 碳基生物的本质也就决定了地球上的生物都需要氧气才能够进行基本的物质交换和能量生产 , 因此 , 生命在低氧或者无氧的环境当中是很难生存下来的 。
既然氧气含量过低不好 , 那如果地球上的氧气含量翻倍 , 对我们的生存是否就有帮助了呢?事实上 , 这个问题也远远没有看起来这么简单 。 如果地球上的氧气翻倍 , 我们人类甚至还有可能遭遇灭顶之灾 。
地球上的氧气含量发展史
地球的历史相当久远 ,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内 , 星球自身的氧含量也当然不尽相同 。 历史学家估计 , 在地球刚刚形成时 , 空气当中的氧气仅有0.02% , 那时的生物大都不过分依赖氧气 , 但也正因如此 , 这些生物无法获得更好的发育 。
直到一种名叫蓝藻的生物出现 。
我们可以把这种生物看作是光合作用的原型机 , 在它的影响之下 , 地球上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被中和 , 生物们也都有了大量的氧气可供吸收 。 生命的多样化也是在这段历史时期内开始的 。
各种鸟兽虫鱼都走上了历史的舞台 , 而它们死去后产生的有机物也促使了更多制氧植物的诞生 , 形成了良好的生态循环 。
但是 , 这种生态循环会被环境的改变而打破 。
在3亿年前的石炭纪 , 地球上的空气氧含量是45% , 这是一个相当恐怖的数字 , 那时的动植物也都极其依赖氧气 , 但随着全球气候的改变 , 植物大面积死亡 , 空气中的氧气流失 , 依赖氧气的其它生物也都走上了灭绝的道路 , 只有少数生物幸存了下来 。
所以 , 氧气含量的改变 , 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影响地球本身的生态 , 生物因氧气而生 , 也为氧气而死 。 如今 , 空气中的氧含量大约是20% , 这个数字对人类这种体型的生物来说 , 还算得上是一个比较适合的区间 。
氧含量升高会怎样?
那么 , 如果地球上的氧气含量突然之间升高一倍会怎样?现有的生物是会灭绝 , 还是会因为氧气的突然增多而作出适应性改变?
对于地球上的绝大部分植物来讲 , 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升高都是一件好事 , 在充足的养分环境下 , 植物的蒸腾作用会加剧 , 从而促进其内部的物质流通 , 营养交换的速率也就被加快数倍 。 因此 , 植物的体型将会变得高大无比 , 树木可以长到几十层楼高 , 家里的盆栽叶比人的半个身子还要大 。
与此同时 , 昆虫的体型也会率先做出改变 , 这些生物的生存模式与哺乳动物和爬行动物都不一样 , 在石炭纪 , 很多昆虫的体型是要比现在的人类还大量许多的 。
目前我们发现的石炭纪最大的昆虫化石长度达到了 , 这种体型的昆虫战斗力相当恐怖 , 它们的外骨骼将无比坚硬 , 而力量也会十分强大 。 就算是一只蜻蜓 , 在变成那种体型之后都可以轻而易举的把人类提着飞 。
人类为何不变化?
那么 , 我们人类为何不因为氧气含量的升高而改变自身的体型呢?
其实 , 昆虫之所以能够因为氧气含量的改变而做出体型上的应对 , 是因为它们本身就是一种“富氧生物” , 氧气对于它们而言就是多多益善的 。
但我们人类不同 , 过高或过低的氧气含量都会对人这样的哺乳动物造成永久性的损伤 。 青藏高原的同胞在去往四川等地之后 , 很容易出现“醉氧”现象 。
在这种现象的影响下 , 我们的身体将会出现无力 , 嗜睡 , 恶心 , 甚至短时间晕厥等不良现象 。 由此可见 , 氧气含量的改变对于我们人体的冲击是相当巨大的 。
因此 , 如果大气中的氧气含量真的飙升到40% , 包括人类在内的绝大部分哺乳动物都会走向灭绝 , 只有少数顽强的物种能够适应崭新的环境 , 昆虫和爬行动物将重新占据地球上的霸主地位 。
推荐阅读
- 深层解读相对论与量子力学的“矛盾”,大统一理论何时出现?
- 张珊珊,跑路了?
- 地球真正的“主人”,地球最古老的原住民,三年夺走5000万条生命
- 青藏高原冰川发现多种新病毒,全球变暖冰川融化,可能会释放未知病毒
- 一次远征创造多项纪录!“神十四”乘组顶着严寒重返地球
- 传说中的七仙女来自昴宿星团七星?科学家突然发现少了一颗,去向不明
- 美国宇航局的猎户座飞船近距离掠过月球
- 人类发现“永动机”?46亿年都没有停下,是噱头还是真实的?
- 昆仑山发现万年岩壁,画了一架“飞机”,难道史前文明真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