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胃王”创始人被批捕,吃播界的“卷”仍在继续


“大胃王”创始人被批捕,吃播界的“卷”仍在继续


文章图片


“大胃王”创始人被批捕,吃播界的“卷”仍在继续


文章图片


“大胃王”创始人被批捕,吃播界的“卷”仍在继续


文章图片


“大胃王”创始人被批捕,吃播界的“卷”仍在继续


文章图片


“大胃王”创始人被批捕,吃播界的“卷”仍在继续


文章图片


“大胃王”创始人被批捕,吃播界的“卷”仍在继续


#2022生机大会#

文|王崭
编辑|斯问
吃播界顶流“浪胃仙”的IP争议 , 逐渐落下帷幕 。
“浪胃仙”IP创始人游絮因涉嫌职务侵占400万元被检察机关批准逮捕 , 而另起炉灶的浪胃仙本人在近一个月的带货成绩超2500万元 。

上游新闻的相关报道

从9个月前发酵至今 , 真假浪胃仙 , “伯乐与千里马”的利益之争貌似已经有了结果 , 虽然“浪胃仙”的IP归属权还需要等待二审 , 但通过新账号实现复出和收割的浪胃仙本人 , 已经重回吃播的金字塔顶端了 。
虽然419万粉丝的新账号不及曾经3500万粉丝的大号 , 但带货数据已经追平甚至超过了不少千万粉丝的吃播:新账号近一个月带货超过2500万元 。 粉丝数量1459万的吃播密子君 , 近一个月带货也不过1000万元—2500万元 。
互联网没有长久记忆 , 已经在中国发展了8年的吃播 , 已经形成了金字塔一般的生态环境 , 还有着市场规模大、变现能力强的魔力 , 拥挤的吃播赛道挤满了百万玩家 , 他们在各个方面都在打出差异化和创新 , 但浪胃仙依旧是众多吃播望尘莫及的 。
分家后另起炉灶的浪胃仙为什么还能吸引流量并且变现?纵观其他分家后东山再起的网红 , 或许答案已经很明显:在互联网时代 , 即使碎片化的热点层出不穷 , 营销也在不断抢占流量 , 但优质的内容依旧经得起考验 , 也自带流量 。

“真假”浪胃仙 , 一进一退
今年3月的隔空对战后 , 游絮和浪胃仙的争论停留在互发声明的阶段 , 随后两人就继续运营起了抖音账号 。

游絮发布的短视频

游絮手握曾经拥有3500多万粉丝的原“浪胃仙”账号 , 随后快速修改了账号的名字和简介 , 新名称就是游絮 , 简介也变成了“我不是网红 , 也不是美食博主 , 嗯 , 我是冤种老板……”
“教科书级别”的危机公关处理 , 让游絮博得了无数网友的好感 , 她也在今年的3月14日正式开始了直播带货 , 首场直播带货就获得了476.6万观看人次 , 销售额也达到了250万元—500万元 。
游絮一共进行了五场直播带货 , 但没逃过“出道即巅峰” , 之后的带货数据断崖式下降 , 最近的一场直播中的销售额只有10万元—25万元 , 比之前缩水了20多倍 。

游絮的带货成绩 , 数据来源:蝉妈妈

3月13日 , 游絮账号粉丝数量还有3504万 , 至今已经掉粉329万 , 截至12月18日 , 粉丝数量为3175万 。 除了直播带货 , 游絮主要在账号上做各种探店和吃播短视频 , 但碎片化的内容生产并没有转化为有价值的流量 , 原因主要三个:
1.新人设难以抓住曾经的浪胃仙粉丝 。 游絮打造了“冤种老板”的吃播新人设 , 和之前浪胃仙人设产生了割裂感 , 视频中略带尴尬的表现也被不少网友吐槽 , 被认为“吃得不香” , 粉丝流失是必然的 。
2.拍摄问题 。 曾经在MCN机构运营百万粉丝吃播账号的天天表示 , 游絮不少视频镜头都十分晃动 , 尤其是第一人称拍摄角度的视频 , “镜头太晃了 , 剪辑也没处理好 , 容易让人感觉‘头晕’看不下去 。 ”除此之外 , 作为吃播的游絮 , 在拍摄时重点却很少在食物上 , 没有把握吃播视频的重点 。
3.视频风格不够统一 。 重新运营账号的游絮 , 想打造出不同的人设 , 在短视频上也尝试颇多 , 从美食探店、办公室聚餐到乡村探访 , 但一直没有形成明确有特色的内容风格 , 留不住老粉 , 也吸不来新粉 。

浪胃仙的探店和办公室做饭系列

反观浪胃仙本人李杭泽 , 直到5月21日才陆续恢复更新其新账号“真的浪胃仙” , 但在短视频和带货上突飞猛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