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开始,让女儿写消寒贴,每天一笔,写九九八十一天


冬至开始,让女儿写消寒贴,每天一笔,写九九八十一天


文章图片


冬至开始,让女儿写消寒贴,每天一笔,写九九八十一天


01冬至了 , 一轮朝阳挂在天上 , 红红的 。 我有些想家 , 比往年强烈 。
假如我与家乡的亲人看到的朝阳是一样的 , 被相同的光芒照耀 , 庇护 , 而非同样在愁惨的江湖中游泳的鱼 , 眼前的楼宇和枝叶扶疏的大树就值得留恋 。 否则我就会回到家里 , 用酒浇灌胸中的萧瑟 。
不知别人如何 , 我总觉得冬天有股言语不足以表述的温厚 。
冬天厚厚的 , 夏天很薄 。 雨水总是匆匆流过;白雪却囤积一定的时光 。 我喜欢穿着厚厚的衣服 , 笨拙地走在雪地里的小娃娃 , 戴着老虎帽子 , 呵着气 , 他觉得有些冷 , 但是乐此不疲 。 夏天没有这种景象 , 夏天的一切都太快了 , 雷声 , 闪电 , 暴雨如注 , 一切转瞬即逝 。
02小时候一到冬至 , 天气严寒 , 万物蛰伏 , 农耕停顿 。 人们不那么忙碌了 , 天寒地冻之间 , 期待着过年的丰盈和热闹 。
孩子大人开始数九 , 大部分北方地区的人都会念九九消寒歌:一九二九不出手 , 三九四九冰上走 ,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 七九河开 , 八九燕来 , 九九加一九 , 耕牛遍地走!
这是对节气的总结 , 也是农耕时代的经验 。
与此同时 , 好一些的耕读之家 , 还会引导小儿写「消寒帖」 , 像一个具有历时性的书法游戏 , 每天都有一点事情惦记着 。 具体写法不拘一格 。 但最有代表的应该是九个字 。

历史学家许倬云先生说过 , 他小时候刚刚能握笔的时候——其时尚未解放——每个识字的儿童在冬至那天 , 都会收到一张九九消寒帖 。 就是给他分一张字帖 , 这个字帖上写了这么几个字 , 叫作「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 。 随后 , 每日早起头件事 , 小孩拿着毛笔在那个描红的字印上写一个笔画 。 并非写一个完整的字 , 而是按顺序 , 写一笔 。 待到把这九个字写完的时候 , 正好八十一画 。
八十一画写完意味着什么呢?春天来了 , 就是当一个小孩子拿着笔 , 把这八十一画填完了以后 , 从冬至就走到了柳条垂丝 , 然后燕子回飞的这个时候 , 春天来了 。
九九八十一 , 写汉字 , 待春天 , 做个堂堂正正的中国好儿郎 。 真美!
03冬天与消寒帖让我想起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中的话 , 中国人应该对自身的历史抱有一份温情与敬意 。

事实上构成每个个体的现实感的因素 , 正是从漫长传统中积累而成的生活样式、观念体系、风俗习惯、文化形态 , 乃至历史的残片、遗迹和遗风 。 这一切构成了现实生活的基础 , 而不是别的什么东西 。 对我们的来源抱有温情和敬意 , 意味着每个人都能理解传统的构成 , 并参与到构成的行动中去 。
毛笔字所引发的书法艺术 , 在中国文化史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 古典时代的文人墨客均为此着迷 。 从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创的书法艺术 , 在世界艺术史上独树一帜 。
没有任何民族如同汉族把文字符号与艺术创想结合起来 , 形成各种风格的书法 , 一路绵延千年 。 这一陶冶身心 , 挥洒性情 , 塑造人格 , 引发探索与创造的行为 , 是任何艺术门类所不能比拟的 。
书法与绘画、诗文的结合 , 也影响着中国人的审美观念 。 它意味着每个执笔者 , 都有天然地审美情节来指导自己的书写行为 , 是「修身」的最佳载体 。
04冬至了 。
【冬至开始,让女儿写消寒贴,每天一笔,写九九八十一天】遵古意 , 我也让女儿拿起自己的毛笔 , 开始了「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的消寒帖征程 。

我希望她在这九九八十一天里 , 能够看到农耕时代的传统 , 中国文化的艺术特征 , 乃至自我修养的习惯养成 , 坚持不懈的行动意志 。
家里有小书法家的朋友们 , 希望你也行动起来 , 让孩子写写「消寒帖」 。 这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 用毛笔穿越这温厚的冬日 , 给孩子上一堂精彩的传统文化课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