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获数亿元B轮融资,这家Tier 1抢跑「L2/L2+」主战场( 二 )


“我们的系统解决方案能力 , 赋能客户做到3周上产线装入硬件 , 3个月适配好智能驾驶解决方案 , 再3个月左右可为车主开启智能驾驶功能 。 ”据刘飞龙介绍 , 宏景智驾预计明年量产的一款新产品 , 将仅用6个月左右完成启动到量产 , 交付时间将再次刷新行业记录 。
诚然 , 优秀的全栈自研软件算法 , 配备可靠的车规级自动驾驶计算平台 , 加之完整的系统集成能力 , 即“软件+硬件+系统”三驾马车 , 造就了宏景智驾在国产智能驾驶赛道中的独特跨界壁垒 , 并驱动着这家企业不断迭代新技术 , 赋能高效研发 。
量产为王 , 抢跑L2/L2+主战场“宏景智驾的发展策略非常清晰 , 即:必须在95%的智能驾驶主战场上成为主流供应商 。 ”
可见 , 随着国内相关主动安全新车法规的陆续落地 , 以及ADAS功能标准的出台 , 全球传统汽车制造商仍在主推L2/L2+级ADAS的普及 , 未来几年新车ADAS搭载率将继续呈现大幅提升趋势 。
而经历过早期的百花齐放阶段 , 智能驾驶行业各玩家开始拼内功 , 产品质量是否过硬、成本是否可控、研发是否高效、系统体验优秀与否等 , 都将是入围主机厂供应商体系的必考题 。
“L2、L2+市场将是未来1-2年的主流市场 , 而宏景智驾的智能摄像头系统产品主攻L2市场 , 行泊一体方案主打L2+市场 , 两款产品在这两个细分赛道必须具备强大竞争力 。 ”

IPM智能摄像头模组
据介绍 , 宏景智驾的拳头产品——IPM智能摄像头模组 , 采用MCU+AI SOC配置、1R1V或1V架构 , 支持L2功能 , 极具高性价比 。 值得一提的是 , 2021年5月 , 随着某爆款新势力车型上市 , 宏景智驾完成了全球首个前向800万像素摄像头方案和L2+级域控制器的量产项目 。
而在域控制器方面 , 宏景智驾拥有全系列、车规级、模块化、可升级的硬件产品 , 覆盖了从L1、L2、L2+到L3级域控制器系列 。
不难发现 , 在“量产为王”的方针驱动下 , 借助多款硬核产品和解决方案 , 宏景智驾陆续拿下了多家主机厂的量产订单;而大量的量产订单 , 亦促进这家企业进一步磨练技术内功、保持业内领先地位 , 推动企业经营迈向良性循环 。
一方面 , 借助成熟的域控制器、摄像头模组、行泊一体方案等拳头产品 , 通过不断扩大ADAS、L2+的量产落地能力 , 这家赢得了稳定的现金流 , 并实现了自我“造血”能力 。
据透露 , 今年宏景智驾的量产车数量大概在几十万台左右 , 将实现超过3亿元的收入 , 预计2023年营收将增长2-3倍 。
未来 , 在持续扩大L2/L2+市场占有率的同时 , 宏景智驾本着“量产一代 , 研发一代”的产品开发策略 , 亦持续投入新产品的研发 , 以期保持在市场上的技术领先地位 。
目前 , 宏景智驾已经在预研下一代智驾产品 , 搭载新一代高算力处理器 , 支持5R11V1L12S外围传感器配置 , 主打NOP-H/C高速公路及城市智慧领航、AVP代客泊车等功能 。
另一方面 , 低级别自动驾驶系统的量产装车 , 将为宏景智驾提供大量的车辆行驶及道路数据 , 驱动其不断迭代系统 , 反哺系统的升级进化 。
“数据挖掘的本质是打造一个闭环的从车端到云端的系统 , 假如一辆量产车1年跑1万公里 , 1万台量产车1年就能跑1亿公里里程 , 因此用量产车做数据挖掘 , 不仅数据量巨大 , 其挖掘效率还远远高于一个小车队 。 ”
如今 , 越来越多的量产项目支撑宏景智驾不断丰富各类场景的数据 , 通过海量数据回传和实车数据 , 不断升级优化算法 , 逐渐建立长期数据优势壁垒 , 最终形成基于“量产-数据-算法”的三角飞轮加速模式 。
“技术领先、体验优秀、成本可控 , 我相信做到这三点的智能驾驶企业是可以长期发展的 。 ”刘飞龙表示 , 从成本、质量、可靠性三方面出发 , 为客户提供最有竞争力的解决方案 , 亦是宏景智驾的底层发展逻辑 。
【斩获数亿元B轮融资,这家Tier 1抢跑「L2/L2+」主战场】可以预见的是 , 凭借一股务实、敢为人先的韧劲 , 宏景智驾不但在L2/L2+这条赛道上越走越宽 , 也将走向更广阔的海外市场 , 开启全球商业新版图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