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岁女童新冠猝死警示:关于夺命热性惊厥的真相( 二 )


第五 , 不要给孩子捂汗 。 有的家长见孩子一发高烧就给孩子盖厚被子、穿很多衣服捂汗 , 觉得捂一捂汗退烧快 , 这样的做法不利于汗挥发到体外 , 反而导致身体内核心温度的升高 , 从而加剧热性惊厥的症状;也不要把孩子放置于非常软的被子里 , 可能会造成窒息;
第六 , 孩子发烧不要采用灌肠退烧 , 有的家长把药物用管子通过直肠强行灌进去 , 以为这样吸收得快 , 退烧效果更好 , 这样有可能造成药物摄入量过多 , 毒性过大 , 引起孩子肾功能受损 , 多功能脏器损伤等 。

03
热性惊厥的正确急救方法
孩子发生高热引起热性惊厥时 , 家长应该如何护理 , 北京儿童急诊科儿科专家王荃提供了以下三点正确的处理方式:
首先 , 把孩子放在一个周围没有尖锐物的安全地方 , 防止孩子抽搐过程中受到伤害;
接下来 , 把孩子的头偏向一侧 , 以便一些分泌物排出 , 避免孩子误吸 , 推荐右侧卧位;把孩子的衣领扣子解开 , 让他的气道能够更加通畅一些;
最后 , 绝大部分热性惊厥在3-5分钟就会停止 , 一般不会超过15分钟 。 在这过程中 , 家长应该保持冷静 , 可以一个家长陪护观察 , 另外一个家长收拾物品和拨打120 , 等待救护车的到来 。
山西省儿童医院耳鼻喉科儿科专家许志华提出以下四个应急处理方式:
第一步 , 家长要保持冷静 , 保持孩子呼吸道通畅 , 及时清除孩子口鼻腔内的分泌物;
第二步 , 减少对孩子的不良刺激 , 保持环境安静 。
第三步 , 采用物理降温的方法 , 边降温边观察孩子的状态 , 如果孩子抽搐5分钟以上不能缓解 , 在短时间内反复发作 , 提示孩子的病情比较严重 , 应立即地把孩子送往医院;
第四步 , 在送往医院途中 , 要密切观察孩子面色有无发青苍白 , 呼吸有无有急促费力、甚至是暂停 。

04
其它关于新冠的注意事项
随着防疫政策的放松 , 社会普遍陷入盲目乐观的状态 , 认为新冠病毒相较以前毒性已经大大减弱 , 把新冠病毒感冒化 , 认为新冠不再具有杀伤力 , 从而放松了警惕 。
我们要对病毒要长存敬畏之心 , 新冠疫情产生的死亡比例无论多么微小 , 在庞大的人口基数面前都是一个恐怖的数字 , 这不是简单冰冷的数字 , 而是数字后面很多的家庭悲剧 。
防疫放开的政策开弓已经没有回头箭 , 我们每位家长都要做好自己和孩子的健康责任人 , 做好各项预防工作 , 尽可能减少感染风险 。
首先 , 疫情期间做好安全防护 , 能晚阳就晚阳 , 能不阳就不阳 。 有一种错误思想认为一次感染就像打了一次疫苗 , 能够终生免疫 , 一劳永逸 , 早阳早好 , 还有人主动去求感染比较温和的毒株 , 去争取早阳产生抗体 。 实际上这就是在找罪受 , 这种想法是愚蠢和无知的 , 奥密克戎的分型太多了 , 感染一次并不是就得到了护身符 。
建议采取的预防措施有:要避免聚集 , 少去人多的地方;和别人尽量保持1.8M以上距离 , 防止过密接触;室内要保持通风透气;在人多的地方正确佩戴好N95口罩;采用七步洗手法勤洗手;早晚用生理盐水漱口;无接触式收取快递 , 并采用75%酒精或含氯消毒液消毒 , 丢弃外包装;冲马桶时盖好马桶盖 , 避免气溶胶污染;坐电梯时按电梯用笔、钥匙或者酒精湿巾等代替手;接种疫苗加强针等 。

其次 , 如果感染了新冠病毒 , 也不要自乱阵脚 , 要迅速调整好心态 , 保持自己的生活节奏 , 充分摄入营养 , 提高免疫力 , 根据症状按时按需服药 , 大量饮用电解质水或热水 , 不要被轻松被击溃 , 新冠病毒虽然很凶险 , 但是相信我们能够平安度过 。
再次 , 在康复期后也要注意充分休息 , 饮食清淡 , 避免剧烈运动 。 新冠康复不是简单的感冒好了 , 就像身体打了一场大仗 , 机体都需要通过充分的休息进行修复 , 饮食要清淡 , 对形成抗体大有裨益 。 康复后1-2个月身体处于疲劳状态 , 康复后的15天内都是感染高危期 , 饮食和生活习惯等各方面都要注意 , 避免剧烈运动 。
康复后两周内尽量避免剧烈运动 。 有网友曝出他14岁的远房侄儿 , 从阳转阴后 , 以为没事了去打篮球 , 结果早晨被发现因剧烈运动导致肺气受损猝死在家中 。

最后 , 要尽可能避免重复感染 , 每一次感染都是对免疫系统的巨大损伤 。 美国最新研究表明:再次感染新冠死亡风险会翻倍 , 患者后遗症风险也会加剧 , 患肺部、心脏病、糖尿病及神经系统疾病的风险也将显著增加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