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例雇佣外国人杀人案:法学院高材生为亡夫报仇( 四 )


【中国首例雇佣外国人杀人案:法学院高材生为亡夫报仇】吕途和杀手基多夫乘坐的车子是租来的 , 是一辆切偌基 , 而且车牌是从使馆偷来的 。 之所以这么做 , 是为了将基多夫包装成一个富有的大使 。
警方顺藤摸瓜 , 几乎调取了北京所有高档车出租的信息 , 最终通过这条线索 , 找到了吕途 。



吕途在事实面前也不得不承认了自己的作案过程 。 整个作案过程如下:
2004年12月1日下午 , 吕先生找到唐晓斌 , 对他说:

“我有一个大使朋友 , 想买一直名贵的犬种送给自己的女朋友作为生日礼物 , 要得比较急 , 今天就要买到手 , 价格好说 。 ”
唐晓斌一看 , 对方是一个俄罗斯人 , 开的车是切偌基 , 车牌号也是大使馆的 , 他二话不说就坐上了他们的车 , 打算去郊区自己的犬舍 , 给他们挑选狗 。

路上 , 吕途负责开车 , 他让唐晓斌坐在副驾驶位置上 , 然后“大使”坐在后面的座位上 。
唐晓斌一路上兴高采烈地和吕先生交谈着 , 说刚好最近来了一批名贵品种 。

此时唐晓斌俨然不知道他已经离黄泉路不远了:
到了燕郊一条偏僻的路上 , 坐在后排的基多夫就开始动手了 , 他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大铁锤 , 狠狠地朝唐晓斌的后脑勺砸去 。
唐晓斌很快就晕过去了 , 吕途将车停了下来 , 基多夫把唐晓斌搬出车外 , 然后对着他又补了两枪 。 看到他断气了 , 才将他扔进附近的排污井里 , 并盖好井盖 。

清理了现场后 , 他们才开车离去 。 那把铁锤也被扔进了附近的河里 。
吕途以为自己处理得不着痕迹 , 但没想还是被警方找上门来了 。


事已至如此 , 吕先生已经被抓捕了 , 童琇琳知道自己已经酿了大错 。
尽管好友王江涛提醒她不要回国 , 但是她依然决定回国自首 。
在日本躲得了一时 , 躲不了一世 , 弄不好警方侦查后具体案情后 , 会对她发布全球通缉令 。
她很冷静地对王江涛说:“事已至此 , 我愿意接受法律的制裁 。 我打算回国自首 。 ”
2005年3月20日 , 童琇琳乘坐航班飞回了北京 , 警察早已在那里等候着她 。
她在前一天登上飞机前 , 就主动给北京公安局打了一个电话 , 说自己打算回来自首 。
她还积极主动给受害人家属赔偿了25万 。
到了警局后 , 她将整个雇凶杀人的计划都和盘托出 。
警方问她怎么认识吕途的 , 她不得不说出了民警王江涛的名字 , 但是她对负责办案的警察说:
“是我请求王江涛 , 他才将吕途的联系方式提供给我的 , 他自始至终没有参与任何环节 。 ”
警察又问:“你为什么转了1万美金给王江涛?”
童琇琳回答:“我当时是将尾款放在他那里 , 好让吕途找他拿这个尾款 。 ”

正是这条证据 , 让王江涛这名民警后来也被判刑 。

2005年11月 , 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对此案做了宣判:
吕途和俄罗斯人基多夫都被判了无期徒刑 。


基多夫附加驱逐出境 , 不得再入中国境内 。
考虑到童琇琳主动自首 , 曾想取消杀人计划 , 对她的量刑为15年 。
而民警王江涛被判了有期徒刑6年 。
之后 , 除了童琇琳 , 其他三人都提出了上诉 , 但最终还是维持了原判 。
当这个案件发生后 , 童琇琳的同事 , 还有曾经的导师 , 都很震惊 , 他们无法想象 , 一个学法院的高才生 , 竟然会想到买凶杀人这个点子 。
即使不是学法律的 , 都知道这样做是违法的 。
如果她当初更加理性一些 , 就不会走上这条路 , 她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要在牢狱里呆15年 , 等出来时 , 也快50岁了 。
而她为了买凶杀人 , 还有事后赔偿给死者的家属 , 一共也花去了55万 。

这个案例也提醒大家:
与朋友合作开店或者做生意 , 对双方的出资额、股份一定要有书面的协议 , 日后有纠纷时 , 才有依据 。
否则 , 容易被小人钻了空子 , 到时再追悔莫及 , 甚至懊悔不已 , 受伤的是自己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