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三少年深夜上高速砸车,一女子因此身亡,其身份特殊引关注( 四 )



妻子的离开一度让丛飞陷入了巨大的怀疑和痛苦 , 好在正当其内心备受煎熬之时 , 心地善良的邢丹走进了他的生活 。
两人于2001年结识 , 邢丹对丛飞的爱心之举非常赞赏 , 还主动申请成为了他的助手 。
两年后他们携手走进婚姻殿堂 , 邢丹成为丛飞公益事业背后最大的助力 。
邢丹一直默默的守护在丛飞身边 , 以切身行动支持着丈夫的事业 。
在他们的卧室里 , 除了一张床、一个柜子、一台老式二手电视机之外 , 再无其他任何家具 。
夫妻俩的生活虽说清苦 , 但二人都乐在其中 。
然而让人感到痛心的是 , 做过无数善举、帮助过成百上千位贫困儿童的丛飞 , 却没有受到老天保佑 。

2004年春天开始 , 丛飞因为经年累月高强度的演出活动 , 胃部开始出现疼痛 , 有时甚至出现吐血、便血 。
他舍不得花钱去医院检查 , 病情一拖再拖 , 直到他在舞台上晕倒被送进医院后才被检查出胃癌晚期 。
医生们无不惋惜的说:“太晚了 , 要是早半年来检查 , 说不定还有机会...”
即使在住院期间 , 明知自己命不久矣的丛飞仍在坚持各种公益活动 。
他的善举经过媒体报导传遍了大江南北 , 震撼了亿万国人的心灵 , 央视将其评为“2005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
2006年3月 , 丛飞进入了生命的倒计时 , 只能依靠输液来维持生命 。
他遗憾的表示:“如果能再给我5年时间 , 我就能兑现陪伴孩子们长大的诺言...”
4月20日 , 丛飞在深圳病逝 , 年仅37岁 。

丛飞离开后 , 邢丹接过了丈夫的接力棒 , 用自己的方式延续着丛飞的公益事业 。
2006年5月 , 邢丹带着丛飞最后的嘱托来到贵州 , 向山区的100多名贫困学生送去了9.7万元学费、46台电脑 。
邢丹也加入了深圳义工联 , 使用着丈夫生前的义工号 , 投身到了公益之旅 。
丈夫生前认养的孩子们 , 邢丹同样给予了她们作为母亲的关怀和照顾 , 丛飞为山区学校设下的奖学金 , 邢丹也不遗余力捐钱支持 。
就在去世的前几天 , 她甚至刚刚在深圳眼科医院签署了死后眼角膜捐献同意书 。
只可惜 , 她的遗体并未能及时送往深圳 , 邢丹的最后一个心愿成为了永久的遗憾 。

2011年4月18日 , 邢丹遗体告别仪式在深圳殡仪馆举行 。
各地区受其帮助的贫困儿童、地方教育部门、各界爱心和公益人士纷纷到场 。
众人手持白菊 , 怀着一颗颗哀思、悲痛之心默默为邢丹送别 。
“丛飞是个大好人 , 他才刚离开不到五年时间 , 现在邢丹也走了 , 老天爷实在太不公平了 。 ”
大家哽咽着说道 。
善良的邢丹离开了这个世界 , 而死因还偏偏如此让人愤慨、不平 , 也就难怪社会各界会对此案如此关注了 。

结语“我是你过河的桥 , 是你乘凉的树 , 是你风尘仆仆歇脚的屋...”
丛飞这首《愿你幸福》 , 正是他与邢丹短暂一生最真实的写照 , 他们用自己的切身行动唱响了人间大爱 , 他们值得后世永远追思、怀念 。
至于那三名造成邢丹死亡的少年 , 正是因为教育的缺失才会犯下如此过错 。
从这点考虑 , 丛飞与邢丹的爱心公益更具意义 。
斯人已逝 , 我们现在能做的除了继续践行丛飞与邢丹未竟的公益事业 , 更要将目光投向那些缺少家庭管教的青少年 , 防止类似情况再次出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