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在阅读此文前 , 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 , 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 , 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 , 深度长文 , 希望您能够认真看完 , 感谢您的支持!世间万物都逃不过死亡的命运 , 小到生命 , 大到天体都是一样的 , 我们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 , 在太阳系中一共有八大行星 , 它们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 在海王星的外面还有一颗冥王星 , 曾经冥王星也属于一颗行星 , 但是后来科学家认为冥王星的体积和质量都太小了 , 于是就将冥王星踢出了行星的行列 , 目前太阳系只剩下了八大行星 , 在八大行星当中 , 只有地球这颗行星诞生了生命 , 在地球上有很多生物存在 , 有海洋生物、有陆地生物、有两栖生物和众多微生物等等 , 人类是地球上最有智慧的生命 。
人类从诞生以后就开始不断的探索世界的奥秘 , 经过几千年的科技发展 , 现在人类已经能够走出地球探索宇宙 , 这说明人类科技发展的速度还是非常快的 , 根据科学家的研究我们能够知道 , 太阳是一颗恒星 , 在太阳系中 , 太阳的质量占到了太阳系总质量的百分之99.86 , 其它的八大行星和物质占到了太阳系总质量的百分之0.14 , 从占比上我们就能够看出 , 太阳的质量是非常大的 , 科学家经过研究得出 , 太阳但现在已经燃烧了50亿年之久 , 再过50亿年 , 太阳的寿命就会走到尽头 , 到时候太阳会变成一颗红巨星 , 吞噬水星、金星、地球的轨道 , 除此之外 , 科学家还会发生可怕的氦闪 , 在一瞬间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 这股能量是太阳正常状态下的上亿倍能量 。
可能很多人觉得这只是科学家的猜测 , 但科学家并不是凭空猜测的 , 根据科学家对宇宙的观测发现 , 在距离地球413光年外 , 太阳系的末日已经提前上演了 , 科学家通过研究得出 , 一般情况下 , 质量小的恒星死亡以后会变成白矮星 , 质量中等的恒星死亡以后会变成中子星 , 超大质量的恒星死亡以后会变成黑洞 , 而我们的太阳在恒星当中 , 属于小质量的恒星 , 所以太阳死亡以后会变成一颗白矮星 , 白矮星的密度很高 , 每立方厘米能够达到10吨左右 , 当太阳变成白矮星之后 , 它的核心就不会再发生核聚变反应 , 随着时间的推移 , 太阳的温度和亮度也会越来越小 , 最终变得非常黑暗 。
在距离地球大约413光年的位置 , 存在着一颗白矮星 , 科学家把这些白矮星称为是SDSSJ1228+1040 , 根据科学家的研究得出 , 这颗白矮星的质量大约是太阳质量的百分之70左右 , 科学家利用天文望远镜对SDSSJ1228+1040这颗白矮星进行长期的观测 , 经过科学家的观测发现 , 在SDSSJ1228+1040的周围还存在一颗天体 , 这颗天体被科学家称为是SDSSJ1228+1040b 。 科学家对这颗天体进行了研究 , 最终发现这颗天体其实就是这颗恒星系的一颗行星 , 它距离恒星大约有50万公里 , 直径在600公里左右 , 相当于我们太阳系的地球 , 科学家推测 , 在几十亿年前 , 这颗行星和地球一样处于恒星系的宜居地带 。 但是由于SDSSJ1228+1040这颗恒星的寿命走到了尽头 , 同时发生了氦闪 , 所以导致这颗行星也被摧毁了 。
那么为什么恒星在死亡之前会发生氦闪呢?根据科学家的研究我们能够知道 , 在太阳内部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核聚变反应 , 而核聚变反应的主要能量就是氢元素和氦元素 , 当氢元素核聚变之后 , 就会形成非常多的氦元素 , 同时内部的温度压力会越来越大 , 当太阳内部氢元素消耗殆尽之后 , 太阳内部的氦元素核心会再次被点燃 , 这是氦元素核聚变的开始 , 意味着太阳将会从主序星变成红巨星 , 红巨星是恒星燃烧到后期的一种非常不稳定的阶段 , 根据恒星的质量 , 红巨星能够持续百万年或者是千万年的时间 , 红巨星表面的温度相对比较低 , 但是它表面非常明亮 。
推荐阅读
- 新研究突破!中国或将开启“人工冬眠”之路?可为太空探索铺平道路?
- 这颗行星到底存不存在?科学家新发现的一颗行星引起了广泛讨论
- 物理界会出现另一个爱因斯坦或牛顿吗?
- 病毒传播性变弱了吗?与“阳人”生活在一起,为何也有不感染的?
- 神级文明真的存在?科学家:他们看不见人类,也无法和人类交流
- 人类生生不息,病毒无处不在
- 洞察号火星探测器正式退役,现在火星表面只有三艘火星探测器了
- 太阳系其他行星的天空是什么样子?也像地球的天空一样变幻莫测吗
- 地球要跑路?研究表明,宇宙中的行星都会脱离原来的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