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筷子逼出女杀人犯,宣判后数千人不愿离去!1990年四川复仇案


一双筷子逼出女杀人犯,宣判后数千人不愿离去!1990年四川复仇案


文章图片


一双筷子逼出女杀人犯,宣判后数千人不愿离去!1990年四川复仇案


文章图片


一双筷子逼出女杀人犯,宣判后数千人不愿离去!1990年四川复仇案


文章图片


一双筷子逼出女杀人犯,宣判后数千人不愿离去!1990年四川复仇案


文章图片


一双筷子逼出女杀人犯,宣判后数千人不愿离去!1990年四川复仇案


文章图片


一双筷子逼出女杀人犯,宣判后数千人不愿离去!1990年四川复仇案


文章图片


1990年7月的一天 , 四川绵阳境内 , 一个坐落在山环水绕风景如画的山区小城里正在进行公开审判 , 法庭内外挤满了四、五千人 , 差不多是这个小城的全部人口的一半 。 法庭正在审判一个十八岁的女子刘晓萍杀死两名无辜儿童的案件 。
犯意坚决 , 手段残忍 , 危害严重 。 审判长宣判:依法判处此女死刑 , 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
旁听数千人竟无一人拍手 , 居然鸦雀无声 , 都不离去 , 不少人暗自抽泣 。 半晌 , 才开锅似的议论纷纷 。 有的人说判案法官不通情理 , 有的声言“这女子太可怜!”“她虽罪重 , 但情有可原”“兔子逼急了也要咬人嘛!”……

消息传开 , 全县城乡几乎家喻户晓 , 成为街谈巷议的中心 。 人们纷纷以各种不同的方式 , 通过不同渠道向上级反映 , 请求不杀此女 。
这实在是太反常了!人们为什么会对一个残杀两名无辜儿童的凶犯采取原谅态度呢?法律明文规定对故意杀人犯是可以判处死刑的 , 为什么人们对这个判决采取抵制的态度呢?
是因为刘晓萍年轻貌美 , 引起人们的怜爱吗?
不是 , 她恰恰是一个矮小瘦弱貌不惊人的普通农民 。
是因为她能言善辩 , 引起人们的错觉吗?
不是 , 她恰恰是供认犯罪不讳 , 自请处死 , 并不推脱罪责的普通被告 。
是因为她依家庭权势 , 亲友为其活动引起人们的偏袒吗?
不是 , 她恰恰是一个普通的农家女子 。
究竟是为什么?话还得从头说起 。 原来造成两条人命的导火线居然是一双普普通通的竹筷子 。 当然 , 它的原因却要复杂得多……

命运安排刘晓萍生在一个偏僻的山村 , 有一家强而有力的李氏家庭邻居 。 在她眼里 , 这家人确实是够强的了 。 她知道他们家人强马壮 , 手头宽裕 , 远非自己的穷父母所可比拟 , 她还知道他们家的亲友不仅在大队 , 区、县有人 , 甚至在县人大 , 县法院这类机关都有人 , 她甚至知道他们家的亲友原来在百货 , 供销这方面吃得开 , 在那奇货难买的年月里 , 谁不有求于他们 , 谁敢得罪他们?!因此 , 当她看到这邻居不以平等态度待她父母 , 大事小事总要压制三分 , 她父母总是百般忍让的情况 , 也就认为是理所当然 , 不足为怪的了!
1990年3月4日 , 山村逢场 , 刘晓萍早早坐在她父母在村头汽车招呼站前空地上支锅摆设的简易饭摊前卖稀饭馒头 。 千不该 , 万不该 , 不该她的饭摊恰恰挨着邻居李氏摆设的饭摊 。 那天 , 邻居安排他的姨妹守摊卖饭 , 那也是一位十七、八岁的姑娘 , 只不过她一向看不起这个矮小瘦弱的女子 。 彼此各摆各的摊 , 并无多话可讲 。 刘晓萍有自知之明 , 她明白只有态度好 , 服务诚实 , 才能取胜 。 因此 , 她这个饭摊的生意就比较兴隆 。 相比之下 , 那姨妹的饭摊就显得冷冷清清 。 姨妹看在眼里 , 很不是滋味 。

也是合该出事!那天上午 , 一位汽车驾驶员急匆匆地停下车来到刘晓萍摊上买了碗稀饭 , 由于他过分匆忙 , 竟在旁边那姨妹的饭摊上取了一双竹筷吃起来 , 吃完 , 碗筷一放 , 转身走了 。 刘晓萍随手将用过的碗筷放进木桶待洗 , 刚刚直起腰来 , 那姨妹一声吼:“你敢偷我的筷子!”
刘晓萍并不知道司机在别人摊上取的筷子 , 不服 , 问道:“谁偷你的筷子!”
姨妹更加起火 , 自到刘晓萍的桶内取了筷子两双 。 骂道:“你偷我的筷子好去拾丧!”
刘晓萍居然回嘴:“你喜欢抬丧就拿去!”
那姨妹容得她回嘴 , 随即扑了上来 , 两个姑娘吵骂抓扯 , 势均力敌 , 不分胜负 。 姨妹的二十八岁的姐姐 , 也就是邻居的主妇李氏 , 闻讯赶来参战 , 把刘晓萍按在地上 , 着着实实地打了一顿 , 把她的头发扯落一束 , 有指头粗细 , 耳后头皮被抓破鲜血直流 。 当然“杀人三千 , 自损八百”那姨妹脸上也被抓伤 , 抓痕显然 。 困兽犹斗嘛!刘晓萍的妈妈听说闯了大祸 , 急忙赶来和围观群众一起拉开双方 , 并向姐妹俩连赔不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