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一年过去 , 城中适婚的男子大部分都有婚事在身了 , 剩下的女儿多半也看不上 , 那么婚事又该如何是好?
这可让富商愁得不行 。
“父亲 , 今年正好是科举 , 会有很多书生来到这边 , 不如就从里面挑选合适的夫婿吧 。 ”
参与科举的书生大都知识渊博 , 而且家世清白 , 富商觉得这大概是最符合女儿心意的人选了 , 边开始认真筹划\"择婿方式\" 。
这时候女孩自己想出来了一种叫\"比文招亲\"的方式 。
父亲一听 , 这方式足够新颖 , 只是该用什么样具体的形式 , 是绘画还是写词曲?
但女孩却有不同的看法 , 她认为:
如果是词曲 , 大部分的郎婿无非是看上了女孩的家境 , 写出来的词曲也不一定就是真情实感 。
而如果是绘画 , 只能看的出来在艺术方面的造诣 , 却也看不透此人的三观 。
所以究竟是什么样的方式 , 才能够让女孩找到最符合自己心意的郎婿?
在乡试开始之前 , 富商放出了这样一则消息:
我家女儿如今碧玉年华 , 对于前来参加乡试的才子们颇有好感 , 特在乡试后一天举办\"比文招亲\" , 文采最好的 , 愿将女儿嫁给他 。
放出去消息的第二天 , 就有很多公子前来报名 。
要知道 , 这个女孩的相貌和才华在城中可是非常有名的 。
乡试结束之后 , 很多公子没有离开也是为了参加这次的比试 。
就在招亲的当天 , 书生们都被邀请进了府邸 , 要求一个时辰之内完成比试 。
书生们等待许久、摩拳擦掌 , 纷纷猜测究竟是什么样的形式 。
就在此时 , 管家出来了 , 对着书生们说道:
“我们家小姐给出了一个上联‘洞中泉水流不尽’ , 还请诸位给出下联 。 没有任何要求 , 只要最终符合我们小姐的眼缘就可以 。 ”
这位女子想出来的“比文招亲”的形式就是对“对联” 。
不过还是从卓文君和司马相如的爱情故事中得到的启发 。
汉景帝时期 , 司马相如本来在朝为官 , 但因一直得不到赏识郁郁寡欢 , 最终辞官回家 , 家境一直都非常贫寒 。
而卓文君不仅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 也是极其具有才华的女子 , 更何况她的父亲也是富甲一方 。
两人的生活原本是天差地别的 , 只因宴会上一首《凤求凰》一见钟情 。
两人因家境悬殊 , 卓文君家中不同意 , 从而选择私奔 。
不过司马相如后来也因达官显贵的生活就要放弃卓文君 。
感情飘摇之际 , 卓文君作出了《白头吟》:
“愿得一心人 , 白头不相离 。 ”这样千古流传的诗句 。
后来两人也因为这首诗重归与好 , 才有了现在千古绝唱的爱情故事 。
而这位女孩子也是想通过这样的方式 , 来看看对方的词是否符合自己的心意 。
“洞中泉水流不尽”虽然看起来非常简单 , 可女子认为 , 越是简单越能“返璞归真” , 越能体现最真挚的情感 。
在经过两天的筛选之后 , 女子从厚厚的一大摞之中选取了三个作为比较 。
而她对这些“答卷” , 又有着什么样的考量?
有这样三幅对联留存了下来:
分别是“屋上炊烟滚滚来”、“高山松柏常年翠”、“山间清风迎面来” 。
其实这三幅下联 , 对仗都比较工整 , 所传递出来的个人色彩也很明显 。
所以如何选择 , 就要看这女孩自己的想法 。
作为一个从小被捧在手心里长大的富家女孩 , 从小便是“十指不沾阳春水” , 更何况是要“炊烟”呢?
所以第一个下联虽然表达的场面很温馨 , 但却不是女孩子心中想要的 , 自然此人也不再作为女孩的选择 。
第二个回答的话 , “高山”、“松柏”这样的的字眼 , 在对仗中比比皆是 。
人们都喜欢用这样的词汇 , 来展现自己清高的品性 , 可真正是否真的能做到 , 就不得而知了 。
所以是否会有一些不真诚呢?
最后一幅下联 , “山间清风迎面来” , 才是真正迎合到女子对于这幅对联所要表达的意境 。
“山间的清风”和“小溪中蜿蜒的流水” , 承接地是多么的恰如其分 。
有一种心旷神怡、春暖花开的意境扑面而来 。
那一瞬间 , 女子便认定这应该就是自己命中注定的夫婿了 。
不过富商后来还是去调查了一下这位书生的情况 。
虽然家境贫寒 , 却也是勤奋好学 , 靠着自己的努力走考到今年的乡试 。
自此 , 这一段因“对联”而起的佳话 , 也算是有了一个圆满的结局 。
推荐阅读
- 小伙与相识月余的美女分手并送三千元营养费。对方指责他无担当
- 26岁女孩相亲提要求,不要房子车子和彩礼,但是要帮我父母盖栋楼
- 140公斤的女孩绑架男人的心
- 重庆,13岁女孩发烧后半夜从5楼坠下,早晨被保洁发现正在ICU救治
- 河北:孩子到婆婆屋里拿吃的被打,看到儿媳妇过来立马换了个态度,太会伪装了
- 12年,女孩公司体检发现左肾离奇消失,怀疑被医院偷切,真相如何
- 江浙沪|广西最出名的4个县 你听说过几个?
- 新疆杀人案回顾:黑车司机见色起意,伙同他人将两名花季少女杀害!
- 民警告诉你,什么样的孩子,人贩子拐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