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仑:人很难赚到认知以外的钱


冯仑:人很难赚到认知以外的钱



封面图 |《The Banshees of Inisherin》剧照

问:冯叔 , 我喜欢在网上就一些热点发表看法 , 也因此经常挨骂 。 如何能在不减少发言的同时避免挨骂?您有没有什么建议?您对大家在网上经常吵来吵去这个事儿怎么看?

冯叔:我也有一些朋友经常在网上挨骂 。 就我的观察 , 骂他们的 , 大概可以分为两类 。 一类是和你我一样的普通人 , 另一类是被塑造出来的人 。
我喜欢观察动物 , 就拿动物来举例子 。 我发现狮子有两种 , 一种是野性的狮子 , 一种是宠物狮子 。 野外的狮子 , 行为具有不可预见性 , 但宠物狮子的行为常常是可预见的 。
我想人也是如此 。 有一些人 , 他怎么骂你 , 是可以猜测到的 。 还有一些人 , 是天然的 , 自由的 , 他们怎么骂你 , 没法猜测 , 不知道会怎么骂你 。 所以 , 你也要有区分 。
另外 , 我觉得有四句话很重要 , 也许可以给你一些启发 。
第一句 , 立场即真相 。
下雨了 , 你站在东山上 , 看到的是雨;他站在西山上 , 看到的可能是彩虹;换一个第三方视角 , 在太空中 , 看到的可能既不是彩虹 , 也不是雨 。
同样一个事物 , 你们的位置不同 , 看到的不一样 , 你们描述出来的也不一样 。 但你们描述的都是真相 , 不能说谁描述的是假象 。
同样的道理 , 企业遇到了一些困难 , 有些人很消极;有些人觉得只是阶段性的困难 , 困难很快就会过去 。 大家看到的可能都是真相 , 但是表达出来很不一样 。
同一个事儿 , 立场不同 , 看到的真相也不同 。 针对同一件事 , 会有很纷杂的观点 。
所以 , 大家有时候为「真相」吵架 , 我就不愿意掺和 。 因为每个人的立场决定了真相 。 经常有一些公共事件在网上发酵出来 。 不管是八卦 , 还是社会事件 , 或者其它事情 , 同一件事 , 最后大家愿意相信的真相却不一样 。 立场不一样 , 看到的真相也就不一样 。
那我们怎么样来面对这个问题?首先 , 你得确定你的立场 , 同时你也要意识到 , 你的立场是基于你看到的真相 , 别人的立场可能和你不一样 , 但他也是基于他所看到的真相 。 你们互相可以不同意 , 可以讨论 。 但你不能说 , 只有你看到的才是真相 。
【冯仑:人很难赚到认知以外的钱】第二句 , 认知即能力 。
我看到有一些群里 , 大家天天吵架、天天较劲 。 为什么大家在面对很多事时会有争执 , 为什么很多人要较劲?我发现与认知有关 。 而在很多时候 , 能力也跟认知有关 。
比如 , 我有一个认知 , 跳楼会摔死 。 另一个人没有这个认知 , 他认为跳楼没事 , 结果他就去跳楼 , 然后摔死了 , 我不去跳楼 , 我就活着 。
以前我们说 , 人很难赚到认知以外的钱 , 也是如此 。 认知决定了我们的生存能力 。
认知不同 , 对待事物的态度会有很大的差别 。 而一个人的能力 , 很多时候取决于他的态度 。 如果你放弃了 , 也就无所谓能力 。
我以前也讲过很多次 , 我们公司曾经有一个很特别的员工 , 手上的事越难 , 越有挑战 , 他越兴奋 。
当时我们还在海南 , 要办一张执照 。 那个时候拿执照非常难 。 又临近过年了 , 都觉得年前恐怕是拿不到了 , 这要耽误事 。 他跟我说 , 「冯哥 , 这事你不用管了 , 交给我 , 我去办」 。
我以为他有门路 , 其实他谁也不认识 。 他就到处找人打听 , 这个过程中 , 他给一个打字员买吃的 , 陪打字员聊天 , 然后这个打字员给他帮忙 , 找到了其他人 , 最后愣是在年前把执照打印好拿了回来 。
人往往是先有态度后有能力 。 现在我们招聘员工 , 特别是中高层的员工 , 最重要的就是看态度 。 态度积极 , 就会有能力 , 暂时没有他也会想办法有 。
第三句 , 自由即创造 。
有自由才能有创造力 , 如果没有自由 , 也不会有创造力 。 举个例子来说 , 总有人跟我说 , 「你给大家讲一点有意思的事儿」 。 我说 , 「那我得喝点酒 , 然后人越少越好 。 」
你想 , 你在面对一万个人的时候 , 又没喝酒 , 你也说不出有意思的事儿来 。 因为这个状态下 , 对你的约束多 。
你今天打算出趟门 , 可是在出门前你想到外边的风险非常多 , 你可能就不会出门了 。 同样 , 说话之前你把每句话可能的后果都想到了 , 你也就不想说话了 。

推荐阅读